微信可能会颠覆快递的运营模式
微信的商业价值绝对不仅仅是个人与个人的沟通,完全可以落地到传统的物流行业,而且会大大的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实现彻底的移动互联体验方式。据说“微信银行”一年为招行节省22亿条短信,放到物流行业,绝对有探索的价值。
市场潜力
中国的快递+COD人员接近100万,每个月快递公司、快递员的电话和短信沟通量相当巨大,同时每家快递公司后台都需要投入巨资建立呼叫中心。按照每个快递员200元/花费计算,100万快递员需要24亿的沟通成本,呼叫中心、顾客电话产生的成本另计。
从另外一个角度算,2012年中国快递包裹57亿,每一个包裹从发件到投递,需要从发件方、收件方按照0.5元的沟通成本来算,也将达到28.5亿元。因此如果用微信的方式,势必会带来跟优质的客户体验和更便捷的沟通方式。
这仅仅是运营成本节约方面,如果累计庞大的微信用户群,这对客户体验数据积累,大数据挖掘,快递品牌建设等,会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可挖。
运营方式
一家全网快递可以建立一个公共微信平台,然后直接打通与各个快递员的个人微信工单派送功能。
发件:顾客直接通过公共微信发件,实现位置查询,最近快递员查询(类似于微信打车),可以快速获得最近快递员的电话,并且能够查看他的服务评价;
查询:微信输入快递号,可以查询追踪快递状态;
投递:微信通知客户,客户可根据需求变更投递时间,或预约投递;
客户评价:顾客可以根据快递员的服务质量在微信上进行评价,这样建立快递员服务质量档案。
如此,会大量节省快递呼叫中心的压力,让顾客获得个性的体验。
关于营销方面:从每个包裹面单上就可以印微信二维码,快递员身上、快递车上都可以带上二维码。如此渗透到每家每户、每一个包裹,快递企业可以快速建立自己的客户群,为接下来的客户服务和定向营销打下基础。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