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股达人经济的风潮正悄然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悄然兴起,借助着无孔不入的社交工具以及大众电视媒体的渗透,网络上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依靠自己的影响力,不断的在商业上实现着经济版图的扩张。
达人模式的起源已经说不清是国内还是国外了。但是最先为国人所熟知的国外达人经济的代表有两位:一位是著名的化妆品警察宝拉。她最初是美国一位小有名气的化妆师,同时也曾经在专柜做过Beauty Assistant。但宝拉自身深受粉刺的困扰,一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化妆产品,所以,她决心投身于化妆品的研究之中,之后一发不可收拾,逐渐成长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她出版有多部揭露整个化妆品行业潜规则的书籍,这为她积累了数以亿万记的粉丝,也为她推出自己的品牌做好了最坚实的基础,1995年,在众人的热望中,宝拉的自有品牌“宝拉珍选”(Paula’s Choice)诞生了。结果这个品牌大获成功。
另外一位国外达人经济的代表是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堪。出身贫穷的她,少女时代默默无闻,但是依靠着自己的努力,这个灰姑娘不断地在媒体,电视等领域打造着自己的影响力,成为美国名副其实的家政女王。依靠着在家政领域的人气她不断向自己的粉丝兜售烹饪,家装,饮食的秘密与产品。1999年玛莎将其一手创办的玛莎家居综合传媒公司“搬进”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第一天,公司股价就翻了近3番,被喻为美国出版史上最成功的上市。手持公司83%股份的玛莎,一夜暴富,身价直逼10亿美元。
国外达人经济的案例证明了这种依靠个人影响力来俘获粉丝并进一步向粉丝出售产品达人经济是可行的。而在国内同样也有着强有力的实践者与追随者,那就是被称为中国版“玛莎”的李静。
乐蜂网:国内达人经济尝鲜者
相较“家政女王”“化妆品警察”,以及牛尔,乐峰显然在商业模式上具有更大的可复制性。
这个著名主持人李静的达人经济模式其实是误打误撞闯出来的, 按照东方风行集团达人运营中心副总裁尹娜的说法,最初李静只是因为对精油无限的热爱才会尝试着在节目中推广对精油的使用。没想后来可以成为乐蜂第一个达人品牌静佳。如今静佳品牌已经可以为乐蜂网带来4亿销售额,整个达人品牌带来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乐蜂这家电商网站百分之40的销售额。
达人经济兴起的条件:粉丝时代与社交工具兴起
达人经济之所以兴起,如果单纯从乐蜂的案例来看你会认为是因为它的媒体资源能很顺道嫁接这种商业模式。但从更加广义的环境分析还在于中国社交媒体传播环境的变化。
首先得说说粉丝。粉丝这个语境最早被大规模的应用不得不归功于湖南卫视,由它举办的超级女声彻底的盘活了粉丝这个词汇,并且造就了一批平民话语权下的草根英雄。这些平民式的偶像第一次由粉丝自己“选择“出来。由于对”偶像“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归属感,所以他们的粉丝很愿意为自己缔造的偶像买单。从这个角度来看,超女模式是典型的歌唱领域的达人经济,而唱片就是围绕着他们缔造的品牌产品。
而在互联网领域类似的商业模式也并不少见,依托于所谓在线K歌视频的六间房,9158,呱呱视频,包括唱吧,走的都是培植粉丝的达人经济模式。而小米与苹果,以及随后的小时代,致青春,把这种平民化的粉丝经济演绎到极致,其操作手法都高度一致,就是利用社交网络集聚同兴趣的粉丝,以创业者自身或者某个有爆点的人物为中心兜售产品。产品去维权化时代到来是达人经济成熟的关键,用户用自己的喜欢投票而不是依赖于所谓权威媒体的引导与指引。
社交工具的成熟则是达人经济兴起的又一重要条件。微博的兴起使得缺乏类似于东方风行这样媒体资源的个人也有机会成长为独立达人,比如依靠微博在自己的平台上卖枣的老榕就是这一波浪潮的尝鲜者。他在微博上积累了对他的中东新闻感兴趣的用户之后,再乘机兜售他的新疆大枣。而这种宣传方式的成本几乎为0.这种传播性快,传播度深的社交平台成为达人成长的温床。
当然除了这两个环境因素之外。外部的诱因也不能忽视。乐蜂这样的电商平台是之所以将重心转向达人经济还有重要的原因。居高不下的流量推广费和无差异的电商垂直模式倒逼着这些流量饥渴的垂直电商平台去拥抱这种更廉价的社会化营销方式。不过成本优势并不是这种商业模式的唯一优点。,达人经济在用户的粘性上具有先天优势,粉丝对达人忠诚度比单纯一般会员用户高。近年来电商公司纷纷尝试这种模式,凡客达人,淘宝客,与美丽说就是这种诱因下的产物。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