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戏的运营思路开始卖菜
陈喆告诉我,小农女送菜这个项目实际上在5月份就开始筹备内测了,当时他和另外一位合伙人还在腾讯工作。为了让生鲜从0到1做起来,都做过微信游戏、了解社区产品策划运营的两人想到用游戏的运营思路,通过内测——试运营——上线的思路做产品、流程的优化和规范化(有点雕爷牛腩试运营的意思)。
他们首先面向腾讯人开始内测的生意,一开始用每天固定30单、每单亏10块的方式去做生鲜的尝试,整个过程都与宣传打通。因为是限量的,用户需要将公众账号推送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才有机会买到9块9的菜。这给他们后期带来了不少好处:因为单量有限,问题的影响可以控制,而且可以优化;而因为内测的都是腾讯人,他们很理解内测阶段产品的不足,愿意积极提意见;内测期间积累了用户基数,不至于开门做生意时因为没有用户而感到低落(最初的信心很重要)。
而到内测中发现的问题得到优化进入试运营阶段的时候,他们开始不限单量做测试,借此预估团队开门营业以后能够承受的单数。在这个Beta阶段,社会化的营销推广也是一直进行的。
做了生鲜才知道,当初认为的很多想法是YY出来的
在我看来,对生鲜的想象和生鲜的落地有明显的落差,这个看起来被认为有强需求的产品有时并不是想象的样子。这件事陈喆算是认识深刻到。
在最开始的时候,为了不分散采购能力,他们做的是每天提供用户8个菜,就像国外的一些午餐递送服务那样。但在运营的时候陈喆他们发现,用户做饭的差异化还是挺大的,8个菜根本无法满足用户。到现在他们已经有60-70个菜品供用户选择。而这样的转变其实并没有太影响采购,因为很多菜其实是不同食材的排列组合。
让陈喆深刻意识到的,还有强需求的显象下,很多人买菜的习惯其实是不存在的。“如果你觉得从0开始做生鲜,两个月能做到100单,那你就太乐观了,没做过生鲜的人可能感受不到。” 到目前为止,物流是他们认为最为困难的事情,生鲜对物流的及时性要求让他们在前期只能慎重再慎重地去选择配送范围和区域。
地推发传单,要记住你的品牌价值可能是0
在地推上,陈喆对他们的传单转化率算是引以为傲了。在他看来,派传单是红海,除了发传单的人多以外,拿到传单的用户基本上就只有1-2秒的思考时间。如果不在这个时候抓住眼球,基本上就作废了。当大家还不知道小农女送菜的时候,陈喆他们的传单甚至都没有提到品牌的名字。海报正面:微信卖菜,标明三个流程;背面:腾讯员工离职卖菜,放心菜、良心菜;两边都加二维码,文案就这么多。陈喆的经验是,当品牌价值为0,能够在有效时间内抓住眼球就够了。名字不是他们感兴趣和进一步采取行动的原因。
虽然他们之前没做过生鲜,以后可能会有因为经验不足而有碰壁的情况,但陈喆对小农女的发展还是乐观的。在谈农产品合作时(他们现在除了每日净菜还有土特产、有机菜的团购),他们已经发现有很多农场主、自有品牌的人有拥抱互联网的决心和强烈诉求。他认为在将来,和农业人基于利益平衡点的合作一定有。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