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
和此前的提法相比,国务院此次会议对中部地区的定位并没有改变,仍然是三个基地一个枢纽。所谓三个基地一个枢纽,是指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经济带和城市群的提法是最大的亮点。会议决定,加快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县域经济,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
8月底由社科院发布的《2009中部蓝皮书》认为,目前中部与东部的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城市群的差距,如何推动中部城市群又好又快发展,对加快实现中部崛起,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麻智辉认为,这次会议中提及经济带和城市群意味着中部地区推动的城市群战略为中央层面所接受。目前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之外,全国地方提出城市群的概念接近二三十个。
目前中部省份主要有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都市圈等城市群概念。据中部蓝皮书测算数据分析,中部城市群GDP总量已接近4万亿,达39647.88亿元,占整个中部GDP的62.25%。
麻智辉认为,未来中国大的城市群应该数量在五个左右,除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成渝城市群之外,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和中原城市群应该能占两个名额。
另外一个亮点是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会议决定努力在中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强耕地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麻智辉认为,循环经济是中部崛起和其他地区相比最突出的标签。在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
此次会议发布的文稿中并没有提及具体的优惠政策。麻智辉表示,规划中不会出台具体的优惠政策,预计在后续的细则中将陆续出台,而这些优惠政策也将集中在循环经济和“两型社会”建设方面,“会有大的政策”。
麻智辉说,湖南、湖北和江西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应建立长三角等下游经济发达地区向上游和中游地区进行生态补偿的机制,而且这方面已经有了先例,如广东向江西南部地区进行的生态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