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奥运年”、“世博年”等旅游大年之后,中国旅游业已经得到彻底的激活,特别是三大旅游市场之一的境内游市场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约26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高达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预计2012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28.6亿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2.1万亿元,同比增长11%。
旅游业的持续旺热,也促进相关产业特别是景区酒店业的迅猛发展。各个热门景区周边的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扩张,既有家庭旅馆、农家乐等小型旅店,也有五星饭店、会所等高档酒店。然而旅游业蓬勃生机并没有带动景区酒店业一起“发展”,与此相反的是,由于存在的恶性竞争和无法避免的景区季节性特征,国内景区酒店业面临发展困境。
竞争无序 服务没保障 阻碍景区酒店业发展
我国酒店业从1991年开始连续20年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增速达到22.1%。截至目前,根据国家公安总局的登记数据来看,全国住宿企业超过28万家,但达到全国住宿业限额以上的企业仅为1.6万家。事实上,这两项数据包括了占大部分份额的城市酒店业,而景区酒店则更是相形见绌。
旅游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商机,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景区酒店行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和创新机制,导致景区酒店出现选址扎堆、重复建设、硬件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跟不上等各种隐患。
由于景区酒店经营管理不规范,再加上酒店受景区淡旺季的影响,出现旺季客房爆满、淡季无人问津的局面。据调查,将近七成的景区酒店,在淡季的入住率低于30%。多数景区酒店采用提高旺季房价谋取暴利以弥补淡季损失的做法维持经营,而高房价低服务的情况也随之出现。
从国家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发布2011年国内旅游投诉案件情况来看,一直占据投诉首位且居高不下的是服务质量的下降,达2504件,占各类投诉总量的25.03%;而其中涉及酒店业的服务投诉超过三成,有788件之多。服务难题困扰景区酒店业发展。
景区酒店要规范经营更要创新经营
城市酒店业制定有严格的行业标准,包括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等等,但景区酒店业由于在规模上层次不一,硬件投入和服务标准没有无法做到统一,加上各个景区酒店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在业态管理上更是困难重重。
对此,江西五悦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光亮认为,“景区酒店由于受淡旺季旅游的影响,在硬件投入和服务质量上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这一点上,可以借鉴城市酒店的连锁经营模式。”
由于经营规模和档次上以中档经济性酒店为主体,这就为景区酒店的经营管理趋向规范化找到了方向。姜光亮认为,“以城市酒店业为例,如家、7天、锦江之星、海航旅业等经济性城市酒店连锁模式,就有效的解决的酒店服务标准统一化的问题,这为景区酒店的发展提供有效模式借鉴——景区酒店连锁。”
“由于景区旅游并非日常性消费,所以传统景区酒店往往注重一次性的暴利收益,却疏于酒店的服务质量。”姜光亮进一步表示,“景区酒店连锁模式则通过品牌化的方式,可以在解决服务质量等问题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地联合景区具有一定经营实力的单体酒店,逐步避免恶性竞争,真正做到‘统一管理、服务有保障’精品酒店服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