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解读】中国企业国际化评选榜单解读
从中国企业到“全球企业”
文/中国企业家研究院 段明珠
505.5亿美元,是2013年1-7月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而这个数字2003年全年还不到30亿美元。十年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幅逐渐加大,从最开始出口产品的小打小闹到现在动辄发起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元的并购,国际化方面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小跑”。
为更好反映中国企业国际化趋势,2013年的国际化评选中,中国企业家研究院将上榜企业缩减至20家以保证入选企业真正起到标杆引领作用,并通过走访重点候选企业,深入了解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得失经验。
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经验的积累,一部分企业已经从固守城池的国内企业、开疆拓土的跨国公司,向全球企业迈进。这意味着这些优秀的国际化“标兵”正在打破国家与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资源配置,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最终入榜的国际化20强还呈现出如下特点:
1、现阶段中国企业“出海”,虽然能源和矿产行业仍占重要地位,但互联网、房地产、文化等行业的海外扩张增速明显。
2、在实现国际化的途径上,海外并购仍然是企业采用的重要方式,但与以往相比,并购目的、方式及并购主体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且对并购的管理更科学。
3、一部分国际化先行者逐渐向全球企业演变,它们正在打造全球产业链、形成全球公司治理、并提倡全球化的公司文化和理念等。
谁是国际化20强
与前两年国际化研究结果相同,自然资源依然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重点领域。在2012年,自然资源交易激增42%达到220亿美元。但以交易增长幅度来说,服务业最大,上升了165%,从48亿美元增至110亿美元。
这点从今年的榜单可略见一斑。在以往评选的前20名中很难看到互联网、房地产、文化行业的身影,而今年,腾讯、万科等新行业的代表一路高歌猛进,跃进榜单前十名,这与它们近年来频频的国际化举动密不可分。
移动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让这些企业拥有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WeChat是微信的海外版,现已拥有7000万海外用户,“微信承载着腾讯国际化梦想”,马化腾如是说。而UC在今年成为印度市场第一大浏览器,在其它10个地区市场也获得超过10%以上份额。在2013年中国企业国际化榜单上,腾讯高居前五,而UC作为新行业和新商业模式的代表首次入榜,在与巨象级央企的竞争中为自己在国际化20强中争得一席。
房地产企业一直跟随着中国消费者的足迹,为了满足他们海外置业的新需求,房企也加速在海外买地建房。8月27日,绿地集团香港上市,同日与泰国正大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拟在泰国曼谷、芭提雅合作投建一揽子房地产开发项目,再加上原先韩国济州、澳大利亚悉尼等地的项目,绿地已经将触角伸向四大洲六个国家八座城市。万科、绿地入选2013中国企业国际化榜单,房地产企业占入选企业十分之一。而万达,因并购美国第二大电影院线AMC,作为中国企业在文化领域国际化的典型案例,同样入选榜单。
相对于上述国际化的新生力量,联想、华为、中石化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排头兵与中坚力量。根据IDC最新报告,2013年第二季度联想全球市场份额达16.7%,成为全球个人电脑行业无可争议的第一。而华为预计今年企业业务收入将增长40%至27亿美元。同时,海外和国内市场将实现同步增长,销售收入大约各占一半。截至2012年,中石化境外资产、收入、利润占比分别达到37%、31%、23%,已经进入了较高程度国际化的公司行列。本次评选评委公认这三家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企业,选择它们的比例为100%,联想、华为、中石化稳居榜单三甲。
海外并购的“Know how”
实现国际化的路径多种多样,但海外并购仍然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根据普华永道8月29日发布《2013中国企业并购市场中期回顾与前瞻》称,201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数量虽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但仍有78起。“考虑到海外并购融资环境良好,服务行业海外扩张发力,民营企业作为并购主体崛起等因素,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增长仍可望持续。”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和企业司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分析指出。
海外并购除了在量级上有显著提升,还有以下几种趋势:
A、并购主体转变,从以国企为主导到国企民企齐头并进。当下民企一方面面临国内市场出现饱和、过度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家的政策更灵活,融资渠道更广泛,由此激发起民企海外并购的热情。
B、并购行业多元化,除资源类并购外,机械制造、消费品、金融业、房地产等都出现了大的海外并购。
C、并购目的多元化,特别是制造业,出现了品牌和技术为目标的并购。当中国企业传统依赖的低成本优势难以为继时,获得高附加值的技术和品牌就更加重要。获取市场也是另一个重要目的,当企业进入某些国家和地区市场,靠自建销售网络难以完成,并购就成了一个更优选择。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