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并购的手段与方式多元化。换股合并还是要约收购,银团贷款还是债券融资……企业在设计并购方式时更加成熟。
光明食品在2013年国际化榜单中位居第19名。光明乳业曾在2010年收购新西兰新莱特乳业51%股份,收购约需3.82亿元人民币现金,初期并购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方式解决。最近,新莱特作为光明乳业的新西兰子公司已经在新西兰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发行新股,融资规模约3.6亿元人民币。将收购来的海外企业证券化说明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已经能够使用较为复杂的并购手段和融资安排,相信类似的做法在今后会更加常见。
海外并购这种复杂游戏的规则,中国企业对它的熟悉程度在不断加深,中化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守治对并购谈判种种“潜规则”印象深刻,“卖方往往在刚开始阶段并不全面披露(信息),直至签合同的前一两天才给你扔出一些资料”,对方试图利用中方的措手不及获得优势,“这个时候你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这个会不会对未来有潜在影响。”在实践中,中化集团已积累下经验,找到应对方略,“并购时集团领导直接带队,并经过充分授权,能在较短时间内组织相关内部讨论、汇报,从而快速决策。”
并购就像婚姻,婚后才是真正的挑战。跨文化融合一直是并购最难解决的问题,三一集团2012年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后,保留原班管理团队,并派一位副总经理担任联络员执行沟通工作,传递总公司的战略意图,联络员可参加普茨迈斯特的董事会与监事会。三一的稳健措施减少了并购双方在管理方面由于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磨擦,使业务上的融合较为顺利。目前,三一集团已将在德国的混凝土业务统一放入普茨迈斯特,同时普茨迈斯特部分部件实现了中国采购,协同效应初步显现。
2012年,普茨迈斯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利润大幅增长;三一重工海外营业收入由2011年34.25亿元飙升至87.40亿元,同比增长155%,海外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9%。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周富贵介绍,“我们通过普茨迈斯特在德国也收购了另外一家做搅拌车的Intermix GmbH公司。”而这家公司是欧洲第三大混凝土搅拌车以及特种搅拌设备生产商。“未来我们还会利用普茨迈斯特这个平台,在欧美实现并购。”
榜单评委对三一此次并购的执行给予较高评价,三一也成为此次上榜的机械工程类企业的代表。
总体看来,驾驭海外并购需要长期国际化开拓经验,厚积才能薄发。因此,“小步快走”的渐进式海外并购更容易被现阶段的中国企业所掌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康荣平将之形象地比喻为“少吃多餐,好消化”。
全球公司的三个维度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全球化运作的观念已经扎根在众多中国企业家的脑海中,但真正具备全球企业雏形的中国企业还凤毛麟角,根据联合国对全球公司的判断标准——海外营收或海外资产占总营收或总资产50%以上,仅有联想、华为、中化等少数几家企业基本符合要求。
而对标国际,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链、全球公司治理、全球化公司文化,这三个维度上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正在由跨国公司演变成全球公司,因此,追上领先者的步伐,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更高目标。
成为“全球企业”首先意味着打造全球产业链。一些国际化较早的中国企业,已经有能力在全球获取资源,完成产业链的全球布局。中化集团在亚洲、非洲拥有橡胶种植基地,通过销售渠道将资源带回中国市场;在印度设有工厂,所生产的农药被视为当地品牌,并开始从中国引入其它农药新品种。
其次,全球产业布局也必将对公司治理结构提出挑战,国际化领先的中国企业已经在这方面有了值得称道的实践。联想集团在2009年成立的联想执行委员会,八位成员中国人和外国人各占一半。联想执行委员会采用集体决策的机制,所有成员每个月都会聚在一起,就战略、执行计划等进行深入研讨,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全球领导团队。此次评选联想在企业国际化战略和治理国际化两个项目上都获得高分(分别是9.29、9.00分)。
最后,容易被忽略但在迈向全球公司最重要和最艰难的一步是向公司注入全球化的文化和理念,中国企业随着国际化广度的增加,会更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如何避免文化冲突,让不同背景的公司员工都能接受统一价值观是长期和艰巨的工作。做不到这一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就会在当地碰到各种无形的铜墙铁壁,近些年,针对当地中国公司的纠纷和攻击增多,肇因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文化沟通交融所形成的偏见和误解。
在本次候选企业的走访中,中国企业研究院发现,一些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中国企业已经有意识将与当地社区和谐相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当地发展、满足当地合规经营要求,当作国际化过程中的明确目标。中交集团在海外员工中评选优秀员工,组织他们来北京学习旅游;给海外员工搞培训,给工人开技术证明,方便他们日后就业。良好的口碑和当地关系使中交明显减少了阻力,降低了其国际化的风险。
打造全球化产业链、建立全球化公司治理、在此基础上实现全球化的公司文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正沿着这样的路径,向全球公司的目标迈进。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