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十分重视向群众和实践学习。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说:毛主席派我去安源煤矿时,我连井都还没下过,煤矿是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罢工起来了,我就当了代表。我连夜要矿工把情况说清楚,他们说,我就听、记。实际上哪是我领导工人,是工人在领导我呀。这就是向群众学习,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学习。在1957年5月17日接见北京地质勘探学院应届毕业生代表时,刘少奇指出:“真正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例如骑脚踏车和游泳,虽然理论上能讲得很清楚,但如果自己没有去实践,还是不会骑,不会游。”
刘少奇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善于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刘少奇反对空谈,多次强调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跟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可是中国的实际是什么样子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认识也必须随之不断变化,而认识要跟上实践的变化,就必须学习。他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提出:“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绝不能离开革命的实践;同时,也离不开自己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如果没有这后一方面,革命者要求得自己的进步,仍然是不可能的。”
刘少奇不仅主张要勤于学习,更强调要善于学习,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刘少奇曾讲,没有理论是不行的,不学马列主义理论是不行的,而“要学得一点东西,必须靠自己努力,方法也要弄对”,“只努力而方法不对,也学不到什么,自认为学到了,也是假的,靠不住的”。
当前,我们党正在建设学习型政党,重温毛泽东所说的“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的深意,借鉴并发扬刘少奇博学勤思的学习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