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异域创业→新闻
    


商机无限 到俄罗斯种菜去


cye.com.cn 时间:2006-8-20 21:31:3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谢丁 我来说两句
  开拓者的轨迹

  李树铭,就是那个改变永利村命运的人。在哈尔滨宾县,他现在是名人,俄罗斯大老板。在永利村,人们称他是“英雄”。而十年前,他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农民。

  高中毕业之后,李树铭回家务农,接着第一个在村里搞起了蔬菜大棚。1994年,乡政府以公家名义,组织一批农民前往俄罗斯种菜,他被聘为技术员陪同。在俄罗斯两年,民间流传,李树铭在当地学会了俄罗斯语言,混熟了人脉。

  因此,当1996年他回到永利村时,身份已经变成老板———敏感的李树铭注意到了边境线两端的不同,更抓住了机会。

  当时的远东地区,只是俄罗斯的“经济孤岛”———苏联的解体是一场未能预知的突变,国家财政计划供给丧失殆尽,习惯了国家订单的远东地区,只擅长原料采掘和国防工业,农业和轻工业是巨人的跛足,大量土地被闲置,甚至粮食都需要从遥远的西部调入。这里是全俄物价最高的地区,蔬菜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而在李树铭的家乡永利村,村民人均5亩地,一亩玉米年收成大约300元,一亩黄豆则是250元左右,一家农户拥有的土地,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家庭的需求。“现在,新生的小孩都没有土地可以分了。”贺家屯屯长刘景斌说,人口飞速膨胀导致人均土地减少,年收入也相应减少。而那些大棚里的蔬菜,在中国没人稀罕,利薄得很。

  但李树铭知道,寒冷的远东需要蔬菜,而大棚种植技术和优良的蔬菜品种是中国人手里的本钱。他回家之后,忙于筹资以及招人。在俄罗斯,他已经谈好了蔬菜大棚合同。

  资金他很快办妥,而说服周围的农民前往俄罗斯并不难———中国农村熟人社会的规则是人情和血缘。在永利村贺家屯,李树铭的父母和房子就是村民对这个新老板的信任。李树铭说,他负责来回全部路费以及手续费,到了俄罗斯,包吃包住。每年10月,工人可以全部返回黑龙江。

  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邀请。永利村村支书张世和说,如果在国内打工,路费得自己掏,还不敢保证年底能拿到薪水。而家乡人李树铭的承诺,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是一支定心针。

  从1996年至2005年,他一共从村里带走11个生产组。李树铭卖掉了乡下的大房子,在宾县县城买了更大的公寓,供着父母和妻儿。在他的带动之下,贺家屯最早前往俄罗斯的菜农,如今几乎都成了老板。

  这种激励性的故事流传多年。人们说,只要能弄到人,在俄罗斯都能当老板。但几乎很少有人弄清楚,一个农民从哈尔滨出发,最后抵达俄罗斯的大棚,究竟要经过多少工序?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4  5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