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异域创业→新闻
    


中国商人口述非洲的创业商业环境


cye.com.cn 时间:2012-7-24 21:59:2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近些年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和贸易往来大幅增加。1950~2010年间,中非贸易额年均增长43.5%。2011年,中非贸易额达16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非洲投资的动机是什么?中国对非洲产生了何种影响?这两个问题引人注目。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比较明确,中国为了持续工业化,需要从非洲获取原材料,尤其是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此外,非洲巨大的市场令中国看到了经济潜力。

至于中国对非洲产生何种影响则难以一言以蔽之。批评者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目的是搞新殖民主义,然而这一论断为中国在政治上的不干涉原则和行动所质疑。另外,中国商人抢占非洲市场也为人诟病,然而中国廉价的产品也为当地低收入者带去了福音。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报告研究者对186名在非洲的中国商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赴非原因

90%的受访者称经济利益是中国商人赴非投资的首要因素。赴非商人并非受到政策指引或激励。相反,非洲广大的市场、人力和资本的低准入门槛才是吸引中国商人的原因。

其中中国沿海地区如浙江和福建等省市赴非的人数较多。他们认为国内工作机会少,竞争激烈,小规模个体经营在大公司的压力下难以为继,因此才到非洲“淘金”。然而他们中只有21%的人在国内曾经做过生意

个人因素也是赴非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产生的“移民”人口也构成了一部分赴非商人。

在几乎所有案例中,赴非商人都是通过亲族或同乡关系成功迁移的,如一个陈姓家族中已有172人赴非工作。

近一半受访者来自福建。福建人在非洲建立了庞大的社会网络,促进同乡以各种途径赴非。福建人大规模移民得益于与出国相适应的社会和金融机制:出国者在本地借款,出国后通过汇款偿还国内借款,使财富流入原籍地,并巩固了借贷出国模式。

然而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商人对福建人评价大多是负面的。虽然福建人很勤奋,但是他们不欢迎其他地区的中国人“侵入”他们的“领地”,甚至福建人之间也会有争斗。

共同价值观

研究认为,赴非商人在个人理想、生活态度以及对非洲、非洲人的看法上,具有共同的价值观。

在个人理想上,中国商人都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即不论在什么地方生存,都要将家族延续下去,因此他们对下一代的生活条件和教育非常重视,所以大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在非洲的教育和医疗环境下成长。大部分商人表示他们终将衣锦还乡。

在生活态度上,因为在非洲做生意的边际效益十分低,大部分的赴非商人不得不忍受恶劣的住房和工作条件。他们没有休息日,除了与同事交流几乎没有社交活动。

在对非洲和非洲人的看法上,中国商人认为他们带去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使当地人能够将钱用于购买更多商品。然而中国人经常被当地人误解为轻松赚大钱的人,非洲人不了解中国商人的辛苦。即使中国人雇用非洲人打点生意,依然不能弥合两者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和非洲人之间的社会距离仍然很远。

腐败、犯罪和适应

64%的受访者认为腐败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尽管如此,中国商人对非洲官员和警察系统的腐败有一定心理准备并可以适应。腐败的范围和形式在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如警察索贿、海关索要大额罚款等。中国商人“花钱免灾”的行动助长了腐败的蔓延。另外,中国商人的外语水平阻碍了他们通过其他途径申诉或解决问题。约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语言不通是经商的一个主要问题,尤其是当他们遇到法律诉讼的时候。

受访者认为中国商人在当地没有社会地位,因此人权也受到威胁。他们不敢夜间出行,日间出行也常会遇到劫匪。当地的排外主义也令中国商人感到恐惧。

一方面,被中国商人排挤出市场的当地商人心怀不满,另一方面,一些顾客对中国产品质量或售后服务表示不满意。在中国商人看来,这些不满情绪来源于顾客对于中国商品销售模式(低利润批发)的不理解,以及当地商人的嫉妒。

关于纳税问题,一些受访者表示走常规渠道是行不通的,因为要通过海关检查必须支付报酬给中间人,加上各种税目,他们偿付不起。所以必须瞒报收入和进口货物。一位受访者表示这种现象是普遍的,白人开的店铺也从非法渠道进货。

来非洲淘金的人越来越多,除了中国人、越南人、索马里人,还有来自巴基斯坦、土耳其、印度、黎巴嫩的商人。绝大部分受访中国商人认为,他们的利润在缩减,87%的受访者表示竞争越来越激烈。68%的受访者表示竞争主要来自于中国商人之间。中国商人之间打价格战屡见不鲜。

至于店铺的所有权,只有在南非,中国商人才拥有大量的商铺。而在博茨瓦纳,只有四分之一的中国商人拥有店铺,在赞比亚低于十分之一,在安哥拉和莱索托中国商人没有商店的所有权。在莱索托、赞比亚和博茨瓦纳,近一半中国商人从印度人手中租赁商铺。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