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国的情况
在南非:
南非的中国社团历史悠久。南非政权与中国台湾关系密切,台湾人最早来到此地经商,人数最多时达到4万人。在此之后,20万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移民来到此地。
南非中国移民的生活相对稳定,一半受访者在南非生活超过10年。不到20%的受访者表示将继续在南非生活。他们对约翰内斯堡警察的腐败深恶痛绝,这个数字占到87%。而在开普敦,只有26%的受访者认为腐败是严重的问题。
南非的中国商人雇用的本地雇员最少,而且很多雇员不是南非人,而是津巴布韦等外国人。
在约翰内斯堡,中国商人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而在开普敦和西北省,则是别国商人的到来加剧了竞争。
在博茨瓦纳: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移民来到此地参与国家主持的基础设施建设。90年代商人开始来到博茨瓦纳。
近20年来,中国在此地兴建了许多援助工程,对中国商人进入此地颇有帮助。博茨瓦纳的腐败和犯罪情况相对不严重,生活质量与南非相当。然而当地人对中国商人占领市场不满。中国商人的前景维系于博茨瓦纳政府对中国的政策。该国通过的一条法规已经开始排挤中国人在服装业的生意了。
在莱索托:
上世纪70年代来自中国台湾的华人首先来到莱索托经营纺织业。2005年左右中国商人开始增加,目前可能有超过2万中国人在莱索托。
中国商人分布在其全国各地,包括偏远地区,生活质量不佳,腐败和犯罪问题严重,排外主义盛行。他们不愿意在此久留。
在安哥拉:
中国与安哥拉关系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石油贸易。目前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的战略重点和最大的贸易伙伴。2007年数据显示,在安哥拉有22000名中国移民。安哥拉的中国商人平均在此地生活了2年。虽然收入不菲,但是腐败和犯罪非常严重,当地居民与中国人的冲突时有发生。87%的受访者表示要返回中国。
在赞比亚:
中国劳工从上世纪70年代起来到赞比亚。目前中国在赞比亚开矿,被指责为经济剥削。2005年46名当地矿工的死亡为两国关系蒙上阴影。翌年大选,一位总统候选人以此为口实煽动排华,中国商人蒙受很大损失。
2011年总统萨塔在中国使馆举办活动,向中国示好。根据2009年数据,中国在赞比亚累计投资金额达到12亿美元,为当地工人创造了25000份工作。中国商人在此地的贸易环境很不乐观。但经济效益尚可让他们忍受种种不利条件。
结论
对草根阶层的调查展示出中非民众间存在巨大误解。中国商人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当地贸易环境的恶化,比如腐败、犯罪、政策、新竞争者等。
此外,中国部分商人欺诈顾客的行径、价值观的冲突加重了双方的隔阂。国有企业在当地的问题会被转嫁到弱势的中国商人头上,导致当地政府制定对中国商人的不利政策。中国商人需要更多中国政府的保护,但是保护公民和不干涉别国内政之间需要巧妙的平衡。
(作者系布伦舍斯特基金会(the Brenthurst Foundation)副主任。本文选摘自第一财经研究院《全球智库精粹》,助理研究员薛松编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