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络多覆盖
创业者的成功需要政策、资金、供应链、市场、创业同行等方面的人脉资源。在美国,提供有关农村创新创业的专业性服务形成网络。
美国国会1985年授权,由美国国防部及国防后勤局主管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00个政府采购技术服务中心,旨在帮助地方的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增强政府采购中的竞争,从而使政府能够在低成本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享受快速、可靠、优质的服务。中心由州、大学或非营利机构等共同设立,职员都是具有政府工作经验、谙熟政府合同的专家。他们为小企业提供的服务为义务或免费性质。
美国出口服务中心为美国中小企业制订国际销售策略,解决诸如在出口过程中遭遇的关税及贸易壁垒、知识产权问题、过高的检测或许可费用、其它技术性障碍等出口纠纷,提供免费服务。
导师组织是由超过1 .3万名训练有素的志愿者组成的非营利协会,在美国有389个分会,与美国的创业者们分享创业经验,并提供覆盖62个行业的500多种技术支持。该组织服务方式灵活多样,免费保密的商业咨询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完成。导师组织也在线免费提供商业工具、模板和小贴士;组织低成本或免费的区域研讨会或在线研讨会;就近提供结对帮扶导师等。
政府主导营造创业文化
在 美 国 ,尽 管 农 村 人 口 仅 占16%,农业人口更不到2%,但美国对农村的发展仍然十分重视。美国总统奥巴马强调,“强大的农村社区,对于建设一个强大的美国至关重要”。为了更科学地用好现有的面向农村发展的联邦政府资源,更好地促进农村的持续经济繁荣,并成为农村企业、创业者以及农户的强有力伙伴,奥巴马政府于2011年6月成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白宫农村事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精简高效地实施联邦农村计划项目、提高农民及农场主等利益相关方在解决农村社区有关问题中的参与度、吸引私营企业参与、创新工作模式等途径实现加快资本向农村的流动,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强信息通讯、可再生能源等服务农村领域的技术创新;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扩大对外合作机会,促进经济成长。
美国许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创业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意义,把工作重心由招商引资转向促进本地创业。北卡州每年要举行一次大规模创业峰会,由商务厅、农村经济发展中心、小企业技术发展中心等十多个单位及非营利组织联合举办。各个社区、大学也会举办各类创业周、创业大赛等活动。北卡州农村经济发展中心还定期组织各个社区的领袖进行创业研讨,通过提高创业在社区领袖心目中的受重视程度,提高创业者在各个社区的影响和地位。
(作者单位:科技部农村科技司)
美国注重“新牛仔”的培育机制
美国创业环境优越,小企业获得健康发展。根据美国小企业局网站提供的数据,每10个初创小企业中,七个存活两年以上,五个存活五年以上,1/3存活10年以上,1/4存活15年。美国的小企 业 数 量 在 所 有 企 业 中 占99 .7%,提供了50%的就业岗位,支付了43%的工资。
美国农村创新创业环境的主要特点包括:政府重视农村发展,但不直接对企业予以支助,而是通过社区银行及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或准公共服务,间接改善小企业融资及经营环境;政府机构、教育部门、非营利组织、投资者、商业银行、志愿者等分工协作,形成一个服务、支撑农村落后地区创业的完整网络;大学、社区学院等高校提供的良好教育确保了创业者能力素质和其他劳动者的技能和水平;专业化、保密的咨询服务不仅提高新企业存活率,而且拓展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营利能力;数以千计的非营利组织以创业者为本,提供免费、便捷服务,大幅度降低了创业成本;社区领袖、金融机构、教育机构等社区主流广泛传播的创业文化氛围,鼓励引导人们走向创业和成功。
我国农村迫切需要创新创业环境
世界各国广泛存在城乡收入及发展差异,发达国家城乡差异远小于发展中国家。2011年,中国农村人均纯收入6977元人民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79人民币。而美国的城市家庭和非城市家庭收入情况分别是40135美元和51522美元。研究表明,发达程度越高,农村家庭收入中非农部分所占比例就越高,参与非农业生产活动对家庭的农业生产还具有溢出效应。所以,大幅度提高农村家庭非农收入是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关键。
中国农村家庭非农收入主要来自打工,但进城打工的收入有限,不能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2008年,在农村人均收入的4760 .62元中,仅有1853 .73元为工资性。大量农民工进城还会导致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如:加大城市交通及基础设施的压力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老人照护、农田抛荒等等。
农村创业活动是使农村劳力可以在家乡就业或开展非农经营的理想途径。创业是“一个通过创新来创 造 价 值 的 发 现 或 发 展 机 会 的 过程”,并不就是简单地开办一个新企业。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地方,创业的重要性都非常明显。创业活动活跃的国家,G D P增长就强劲。在社区层面,创业形成新的工作岗位,增加当地收入和财富,并使当地经济与全球经济循环相接轨。设在农村的外来公司需要将利润交回城里总部,而农村本土创业者更愿意把收益再扩大到当地的企业中,更不会像一些外来的企业,一有风吹草动就撤离本地。
近年来,中国科技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支持技术人员和研究单位携带技术成果、资金、管理等资源到农村,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创业兴业。中国政府的这项行动及其引导作用将技术推广与市场有机整合,有效促进了相关资源逆向流回农村。据了解,到2009年底科技特派员人数已达149000名,目前这个数字为25万名。这项行动为缩小相关地区的城乡差距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然而,由于历史及文化等原因,传统的中国农村发展政策过于强调粮食和畜牧等第一产业,导致中国农村创业环境较为滞后,科技特派员创办的企业不易得到诸如培训、咨询、辅导以及信息、熟练工人、技术、资金等资源。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发挥创业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努力打造一个有利于农村创业的外部环境十分迫切【创业网Cye.com.cn】。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