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行政主管部门在消防工作中加强协作、齐抓共管,是构建大消防格局的关键
消防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照《消防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工作,才能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发生,有效维护社会公共消防安全。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树立依法行政、依法治火的意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不断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消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为消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各级公安、建设、规划、工商、质监、文化等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严把行政许可关口,切实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要共同强化对公众聚集场所、建设工程、消防产品市场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力度,严肃查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教育、劳动、人事部门要依法督促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将消防知识纳入培训内容,增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各涉农部门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要统筹规划,同步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努力改变我省农村火灾危害严重的不利局面。
三、社会各单位在消防工作中自我管理、强化责任,是构建大消防格局的重点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防范和减少火灾事故的第一道防线。单位在规范自身消防安全行为,加强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好火灾事故预防工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新修订的《消防法》进一步明确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规定了单位应当履行的火灾防范职责。单位要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逐级落实岗位消防责任制,完善“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机制,确保Cye.com.cn本单位消防安全。要严格按照《消防法》的相关要求,制定、完善、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加强和规范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单位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测、维护、保养,加强员工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组织开展灭火疏散演练,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要将消防安全纳入对直属单位和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内容,建立督察、考核、奖惩机制,定期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奖惩,督促直属单位和所属企业、事业单位自觉遵守《消防法》规定,加强和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四、广大群众在消防工作中积极参与、强化意识,是构建大消防格局的基础
消防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幸福和安宁。群众是消防工作的基础,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消防工作就不会发展进步,全社会抗御火灾的基础就不会牢固。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拓宽消防宣传渠道,采取媒体宣传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岗位培训与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加大消防宣传教育的广度、深度与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景区”、“进家庭”活动,使消防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使火灾防范知识、火灾扑救和逃生技能得到广泛普及,形成一个人人懂消防、人人抓消防的良好社会环境。要鼓励广大群众自觉与消防违法行为作斗争,主动制止、检举消防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公共消防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