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网店实名或套住“网骗”
另据广州日报讯 本月初国家工商总局在网上挂出相关暂行办法并公开征集意见,拟通过网上实名制规范网上交易,从而填补国内网购监管的空白。
部分网店店主认为虽可提升网店信度和经营环境,但担忧今后经营成本增加,而消费者则乐见以此堵塞网络黑店坑蒙消费者的黑洞。
文/记者马骏
现状
莞网上购物投诉增近三成
因网上购物只需轻击鼠标即可轻松实现,从而足不出户坐等收货上门,加之货品时尚新潮、价格与实体店相比实惠不少,从而广受年轻“淘宝一族”的偏爱。但随着网上购物的风生水起,部分网骗也趁机混迹其间大玩“空手道”和“偷梁换柱”。
来自东莞市消委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涉及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等方面的申诉达208宗,同比增长28%,于各类申诉中增幅最大。而东莞市工商局在“3·15”期间发布的有关统计则表明,仅今年1月至3月中旬,该部门共受理电话网购投诉39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如除去春节等特殊因素,增幅则可能更大。针对这一投诉明显增多的趋势,该局接连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细看多验,慎防电话网购“中招”。
上述部门相关负责人分析称,部分网上购物、电话购物以骗取钱财为目的,针对外地消费者查询求证难、消费维权成本高的特点,诱导外地消费者汇款而不提供货物,或者出现“货不对板”的现象,让消费者的财物不明不白遭受损失。
新政
网店实名规范网上交易
针对网上购物良锈不齐的现象,国家有关部门在经过长时酝酿后,正拟“出手”规范这一网上交易市场。本月初,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在其网站上挂出“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内容主要包括实名登记、保护隐私、网上维权和分类监管等,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消费者和网店经营者均可在本月21日前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看法。
该办法规定,在网店进行实名登记的同时,网络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事先向消费者说明,商品或者服务的名称、种类、数量、质量、价格、运费,以及配送方式、支付形式和退换货方式等主要信息,并按照承诺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亦不得拆分出售、确定最低消费标准和另行收取不合理的费用。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2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