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09年)以来,菏泽市市劳动保障局认真组织实施“保民生、促就业”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农民工岗位对接招聘,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3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835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400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42%、43%;全市20万返乡农民工已有14.5万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全市紧紧围绕建设“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大项目建设,在对大项目立项的同时,把就业评估纳入大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截止3月底,全市过亿元的在建大项目240个,已拉动就业22816人。其中,第一季度拉动就业11551人,其中农民工就业9575人。
二是发展民营经济吸纳就业。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如单县县财政筹集资金5000万元,成立了单县汇民鑫企业担保公司,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38835家,吸纳就业36.7万人。其中,一季度吸纳就业36128人,其中农民工31153人。
三是积极引导企业用工稳定就业。针对去年(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加大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拉长产业链,对富余人员实行轮岗培训,基本稳定了就业,没有出现因裁员引起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全市1—3月份,稳定用工企业804家,涉及职工98194人。通过认定,使252家企业缓缴了社会保险费,涉及职工18265人;组织208家企业对21597名富余职工进行了轮岗转岗培训。
四是自主创业拓展就业。各县区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创业岗位开发补贴等政策,积极鼓励和扶持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鄄城县还制定了《关于鼓励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鼓励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业发展领导小组,在用地、税收、信贷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推动了“劳务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创办企业548户,带动就业8558人。开办个体经济组织5316户,吸纳就业1523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