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将出实招解决创业“四不四怕”问题
现在不少大学教师并非没有创业想法,但就是难以迈出第一步。究其原因,杨卫泽概括为“四不四怕”。所谓“四不”,即不会创、不愿创、不敢创、不能创。所谓“四怕”,即怕知识产权被侵占,怕原有身份职称被剥夺,怕技术价值被低估、怕创新产品打不开市场。
“如果不解决好‘四不四怕’问题,那么好的科技成果,就只能拿来写文章、评职称了。”杨卫泽说。记者了解到,近期南京拟拿出几条实招、硬招、狠招,全力解决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事业、企业单位科技人员创业创新的前瞻之患、后顾之忧。
具体而言,包括破解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的身份待遇之忧,允许和鼓励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事业、企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3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借鉴斯坦福大学在职务发明专利从学校转移到企业时只收取公司2%的股权作为补偿的做法,结合南京实际拟调整政策:允许和鼓励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事业、企业单位职务发明,按至少60%、最多95%的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团队拥有。
教授、科研人员担心离岗创业没身份,没待遇,在校的大学生同样也有这样的担忧。对此,南京拟拿出新政策:鼓励在宁全日制高校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凡到南京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休学创业的学生,在各校规定的最长在校学习时间基础上可以再延长3年。南京还拟规定:允许和鼓励在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在职创业或到企业兼职,其收入归个人所有。一旦实行,这将破解科研人员体制外的收入分配的顾虑。
现场问答
杨卫泽:
不赞成城墙内建高楼
学生:现在一些人在逃离北上广,南京这样的城市拿什么留住人才?
杨卫泽:逃离北上广,其实与住房在内的生活成本有关。而南京正在建设保障房,其中公租房的对象包括,高层次人才和大学生,届时他们拎包就能入住。怎么吸引人才?实际上,南京的创业企业、研发机构等就需要大学生,创业的氛围好了,也可以吸引一批创业的人才。
学生:这几年南京的变化很大,主城内建了不少高楼。在城市高度不断上升的同时,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与古城保护、文脉延续的关系?
杨卫泽:我不赞成城墙内建高楼,要控制高楼的数量、高度,维持老城区的风貌。去年我们出台了《彰显古都风貌提升老城品质的若干规定》,严格控制老城区的高楼高度,到老城外建高楼,从而减轻老城区的人口压力。这几年,南京在江宁、浦口、仙林等建了大学城,这其实为老城区疏散了人口,减轻了压力。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