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武汉利大房地产公司正准备用储备的70亩地,投资12个亿修建汉来广场二期工程,建设一个庞大的专业装饰装潢市场,包罗洁具、卫浴、窗帘、墙纸等所有装修类产品。
房地产公司不卖商品房,却做起五金电料市场。一提起这种落差,大家就都向黄如斌发问,他总是很无奈地笑。
黄如斌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1992年来汉,15年中遍尝艰辛。不过,他用坚毅的行动来宣示,无论如何艰难,他都会用心守住辛苦打拼下的战场,绝不轻言放弃做逃兵。
选址错误 “旺街”变死巷
15年前,黄如斌带着3亿多资金来到武汉。他的打算是,做一个气派的购物中心。当时的武汉,新世界、武广这样的大商场还没有诞生,他就准备领先潮流。
事情非常顺利,黄如斌很快打听到在民权路将会建设晴川桥。他知道,有桥的地方就有人气,有人气就有大商机。
于是,黄如斌赶紧在民权路边买下一块地,注册成立了利大公司,还请来法国知名设计师花费1500万,做出了厚厚一本设计图。
“计划不如变化快”。谁料时隔两年,规划却突然有变,晴川桥移了位置。民权路由一条期待中挨桥的“旺街”,变成了包裹在老汉口狭窄街市里的寻常巷陌。
桥改了,可动工的东西总不能不建完,生意总不能不继续做。1997年汉来广场终于建设完成。黄如斌将19层商品楼作为还建房给周边居民,又将一至四层楼作为商铺来开发。
失去了人流量的支撑,这些铺面尽管精致,但做百货显然不合时宜。黄如斌皱起眉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心烦意乱之下,他就在周边转转,忽然发现原来距离不远有个专门做电料生意的清芬市场,市场内凌乱不堪,环境又差,但生意却火爆得出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