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推波助澜
这场浪潮创造了全新的产业链,也开始了新一轮的造富神话。
最初掀起新移民心中的波澜,令他们蠢蠢欲动的是《愤怒的小鸟》。据统计,每天世界各地手机用户在《愤怒的小鸟》上花去的时间,总计达两亿分钟,这款开发成本仅为10万欧元的小游戏,迄今已经为Rovio公司赚进了5000万欧元。无独有偶,Foursquare公司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签到,从两年前的一无所有增长到现在的800万用户,并且用户数量以每天3.5万人的速度增长。
“移动互联网有利可图,这是让广大的开发者前赴后继的原动力。”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总经理胡延平告诉记者。
移动分析机构Distimo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4月29日,iOS的应用程序总数为333124个,Android的则为206143个。自2010年8月以来,Android应用程序数增长了近127%,iOS为44%。**********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的双增长也吸引了许多业界大佬入局,它们的推动带来了产业链的完善,同时,也注入了庞大的资本力量。
有年轻人“创业教父”之称的李开复在2009年离职谷歌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相对市场格局稳定的PC互联网端,李开复旗下的创新工场把七成以上的项目押宝在移动应用。**********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李开复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志在必得,也使风投热钱闻风而至。李开复曾透露,创新工场募集的数亿元资金“足够用五年”,其点心操作系统在不久前获得A轮千万美元级别融资后,准备独自成长。而长城会董事长雷军旗下的小米科技,据说人还没找齐的时候就拿到3500万美元的融资。而即使像汤仲宁这样白手起家的公司,在建立之初也融到了200万元天使基金,今年他计划再融资1000万元,扩大产品线。
如果这还不足以体现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资本疯狂,以下的数据将让新移民们更加趋之若鹜。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截止去年12月底,移动互联网这一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为23起,16起已披露数据的总投资额高达2.16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近1300万美元。预计2011年移动互联网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将进一步提升。
“移动互联网可能会有超级成功者出来,但99%会失败。”正如Frost & Sullivan(中国)公司总裁王煜全所说,资本和泡沫可以推动产业的发展,踏实做事、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公司才会脱颖而出。
一场表面繁华
尽管有耀眼的阳光,但并非所有新移民的生活都如想象中那么美。
根据DCCI的《首届中国移动开发者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国内目前能盈利的开发者占比仅25.2%,移动应用的开发年收入在1万以下的为34.7%。**********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许多新移民既要面对产业链上大公司的挤压,还要受制于国内互联网体系。中国消费者通常利用小型的独立商店或电子产品零售商来获取手机应用程序,并且由于盗版问题的猖獗,销售也受到了限制。
不仅如此,人力成本的投入和培养,更是新移民形成一定团队后面临的共同瓶颈。绝大多数的草根开发者在移动应用开发方面的经验只有1 2年。随着腾讯、百度等大公司纷纷涉足移动互联网,像汤仲宁这样的“老手”还没等流向草根公司,就已经被大企业抢入麾下了。
在这样的多种挤压之下,谋生退意的新移民并不在少数。“不少草根开发者,从原有的团队中跳槽到更大的团队里,也有的是整个团队集体搬迁并入其他团队。”胡延平表示,要凭借一款产品冒出头的草根开发者其实是在“以小博大”,完全靠机会和运气。
事实也是如此,在越来越多的大企业介入后,2011年的移动开发市场与两年前已经大不相同。移民大潮和资本风暴所催生出的数以万亿计应用,就是一场最凶猛的淘洗,新移民要获得生存、保有生命力,必须绞尽脑汁地“搏出位”。
在2011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开发者们在展示自己的创新应用。
精品化、开发速度和盈利模式的“出位”,让新移民在当下群雄割据的状态下,杀出一条血路。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