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问:从去年到今年,我国有多家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在美国上市,其中包括当当网、优酷、世纪佳缘等。您如何看待我国互联网企业大批到美国上市?这一波互联网企业上市潮,同当年新浪、搜狐上市有何不同?是否体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是否说明我国的互联网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
姜奇平答: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中,不乏久经市场考验,在中国市场扎下根来的企业,它们是中国优秀互联网企业的代表。但在大批赴美上市的企业中,也有一些为上市而上市的企业,其中个别的不择手段上市圈钱,损害了中国互联网股的信誉。给国外做空中国概念股的资本人以活靶子。
这一波互联网上市潮,与当年新浪、搜狐上市一样,都是美国风险投资推动的,不同仅在于上市的题材从单一的门户,转向了互联网服务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互联网产业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平台化看来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SNS平台有深化发展的可能。
中国互联网当前的基本面是好的,主要表现在网民持续增长,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上网潮,中国互联网服务业在不断壮大等方面。然而中国互联网股因为在远离中国的地点上市,与中国互联网的基本面往往脱节。不宜根据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波动,来直接判断我国互联网经济是在高峰还是低谷。
我国的互联网经济未来健康发展,要从国外投资驱动,转向国内投资驱动;从跟风炒作概念,转向与国民经济主战场结合;要立足国内,创造新的服务需求和体验价值。要避免脱离产业基础,追逐资本游戏。这样才能避免大起大伏。
记者问: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经济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姜奇平答:发达国家均有国家宽带发展战略,我国没有,在宽带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在拉大,服务和资费都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我国网民人数众多,市场潜力非常巨大;我国互联网经济目前还处于初起阶段,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比,只占3%左右,但产生了世界级的电子商务企业,这一点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在信息增值服务的某些领域,如即时通信、搜索、网游等,具有领潮的商业模式及规模在四五百亿美元市值的世界级的大企业,相比欧洲已具有一些优势;包括电子商务服务业在内的互联网服务业,在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中已形成一定规模,在未来几年中还会有高速的发展,这些都预示着中国有可能像美国一样,成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赢家。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造新的信息需求,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带来市场牵引作用。二是对转变发展方式,改造传统产业起到推动作用。电子商务正在冲击包括图书、医药等粗放产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推动高效低耗的社会化大生产和个性化的新兴生产方式的发展。三是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升级,云计算将从根本上改变服务业的发展面貌,基于新技术的平台化服务业的发展将使我国服务业从小生产,走向大生产。四是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向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方向发展。当然,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如果能得到改革的助推力,将会对我国经济转型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问:近一段时间以来,移动互联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电信运营商纷纷加大投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渐普及之势,各种应用也如雨后春笋。请问,您怎么看待移动互联网的这种发展趋势,对信息通信业的影响是什么,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什么?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是否会继续催生出一批上市公司?
姜奇平答:移动互联网是电信业与互联网业、语音业务与数据业务融合的结果。在融合中,出现了业务重心和收入由语音向数据转移的趋势。电信运营商固然可以继续做管道,靠数据流的增长获得业务增长,但算总帐下来会发现,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的收入中,由于数据增值业务收入比重过低,而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只有掌握数据核心业务这个制高点,才能在未来数据流动中,截获高附加值的收入。
在移动互联网高度数字化的今天,电信运营商收入结构中,新的数据业务达不到50%,就算不上先进的运营商。为此,电信运营商需要转型。转型的本质,就是从语音业务为主,转向数据业务为主;从低收入的数据流量收入,转向高收入的数据增值收入。
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同质化消费的时代正在过去,他们将迎来个性化消费的时代,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会使他们得到越来越好的体验。
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肯定会继续催生出一批上市公司,以资源和禀赋上市越来越难,将来的上市公司需要以数据增值业务收入为主,具有数据核心业务上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新的商业模式。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