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埋头苦干。我前面已经提到,对于新车销售井喷时代,新车报价数据是强需求,但这个需求很难满足。易车就是靠苦功夫满足了这个强需求,结果其现在基本可以不再把一些汽车门户看在眼里。对易车而言,可能只有专注于车友社交的那些网站才是真正的对手,那些没有车主“大数据”只有导购软文数据的网站是不可能有未来的。任何创业都是聪明人花苦功夫做出来的,汽车新媒体创业也不会例外。前面我已经提到了即将爆发的二手车、后市场以及CRM市场的用户或者广告主强需求,要解决二手车O2O的问题、后市场精确维修报价问题、车主行为数据问题都需要设计系统,花费苦功夫去收集。如果只希望用现成的后台更新PC网站,弄个手机报,并且找不到一个愿意埋头苦干收集数据的团队,建议还是考虑在汽车产业兼职赚钱比较靠谱。
上述五条建议是我的肺腑之言,希望打算在汽车新媒体创业的朋友三思而后行。我不明确知道哪些项目创业会成功,但我很清楚,那些这个时候仍然无视易车的存在还打算给经销商开发APP软件的创业计划肯定不可行。那些无视微博、微信的传播效率仍然建立独立PC网站,并以满足车主或潜在消费者阅读需求的消费类汽车网站项目一定没戏。虽然热钱在汽车媒体产业涌动,但创业者应该静下心来围绕强需求埋头苦干,风投的钱花出去不心痛,但浪费的可能是自己的职业生涯。
未来几年汽车新媒体创业的3个机会
在我看来,汽车媒体是商业媒体,归根结底是帮助厂商完成产品和服务的导购,此番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再次强化了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基础服务平台地位。对于任何汽车新媒体创业项目而言,如果绕开了这三个平台,我不太相信有成功可能。汽车媒体不大可能靠向读者销售内容存活,依托广告和专业服务是必由之路,但如果绕开了BAT,这类创业就违背了平台商业模式、傍大款等新媒体创业的基本逻辑,你成功概率会大幅降低。
无论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 成功的服务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映射,汽车传统媒体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帮助厂商销售产品或者服务,当然也有一副铁肩担道义模样的媒体专门干起哄架秧子的事情,车主都不着急维修,某些车媒反而危言耸听忽悠车主和厂商掐架。这样的创业确实个赚到快钱,但这种创业方式太灰色,和敲诈有多大区别呢?而且这是现阶段特例,对发达国家而言,这些事情专业性过高,是政府要用大量预算才能完成有效监督,媒体去过度监督纯属越俎代庖,越帮越忙。
如果我们把汽车新媒体定位于完成汽车厂商或者广告主完成新车、二手车、售后服务的导购,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商业逻辑:(1)汽车媒体作为内容供应商在百度的平台上与其他内容供应商竞争。(2)大量内容通过腾讯QQ、微信、微博等向受众传播。(3)这些内容最终帮助广告主在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上变现。(4)厂商根据内容供应商的导购能力强弱分配市场预算。(5)获得更多市场预算的车媒生产更优质的导购内容。
当然,也会有其他类型的车媒创业机会,比如帮助厂商老总升官发财进行政府沟通的垂直媒体,但这些媒体可能分享的预算会非常有限,很难想象一个不把主要预算用于产品和服务导购的厂商会有市场生命力。从创业应该盯住最肥美的市场这个角度看,汽车新媒体创业也应关注汽车电商的内容导购服务。
未来几年汽车新媒体的创业机会主要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3大机会。其一是未来几年汽车上下游实体产业会涌入电子商务,此次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可能会加速汽车实体经济电子商务化的步伐。抓住这个机会的汽车新媒体创业将更容易成功。其二是汽车厂商要迫切需要用户CRM的大数据化,建立用户和厂商产品服务的相关关系会是厂商的强需求。其三是产品服务导购的视频化、全媒体化。
汽车电子商务
围绕汽车电商的创业机会很容易被理解为前几年汽车媒体人投身的网上卖车,比如惠买车,但这类单纯汽车产品垂直电商的客户聚集能力和商业信誉显然难敌天猫、京东和易迅。如果这类电商有戏,何不用购物体验更好的天猫、京东和易迅服务呢?从这个角度看,汽车电商创业应先盯着大型电商平台不做的事情。比如构建“配件商-维修站-车主”的类阿里巴巴B2B2C服务系统。这个在国外已经有RepairPal先例,国内也有大众点评网可以模仿。
电商的最大挑战是掌握车主对后市场的强需求,比如店铺维修报价查询。此外,考虑到车主维修保养都是1年才发生2-3次,要增强用户黏性,也必须考虑增强网站的访问频率。这就需要实体业态支撑,需要内容服务,这些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问题,欢迎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微信沟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