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欧莱雅收购小护士
10年前,也就是2003年12月11日,欧莱雅宣布收购“小护士”,这是欧莱雅集团作为世界第一大化妆品公司在中国的首次收购行为。此次收购后,小护士的业务将在2004年上半年并入欧莱雅,其财务报表也将和欧莱雅集团的合并。
小护士创立于1992年并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有数据表明,作为中国市场上三大护肤品牌之一,小护士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而自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欧莱雅在中国陆续推出旗下主要核心品牌,其中多个品牌已在中国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巴黎欧莱雅在高档染发市场,美宝莲在彩妆市场,薇姿在药房,兰蔻在高档化妆品市场。但是,这些几乎都是高档化妆品。而在中国更广大的大众消费品市场里,欧莱雅还没有确立领先的市场地位。年轻的中国本土品牌小护士显然可以来“填空”。而最大的矛盾就是欧莱雅想买,小护士不想卖。于是这场谈判持续了四年之久。
据悉,此次收购还包括小护士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一个生产基地,以及其所有的销售渠道和管理团队。小护士的业务将在2004年上半年并入欧莱雅,其财务报表也将和欧莱雅集团合并。
数据显示,2003年时刚被收购时的小护士品牌是中国第三大护肤品牌,其认知度高达99%,市场份额达4.6%。十年过去了,如今小护士品牌在市场上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卡尼尔”。
在小护士渐渐消失的十年里,中国舆论对于欧莱雅收购为名、实为雪藏的质疑从未间断。2009年3月,欧莱雅首次正面否认“雪藏”小护士。难得现身的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当众承认收购小护士后“没有做到预期发展的那样”,但他认为“这是另外一回事”。
2003年,美国吉列控股南孚电池
1988年,南平电池厂与福建兴业银行、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福建分公司、香港华润集团百孚有限公司基地福建公司的子公司合资组建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其中,百孚公司当时持有南孚电池25%股份,基地福建公司持股20%,南平电池厂以280万元左右的固定资产投入,占40%股份,而兴业银行则投了90万元人民币,占15%股份。南孚电池的成立被称为当时电池行业第一家合资企业。然而太过分散的股权为日后南孚对股权的失控埋下了隐患。
1990年7月15日,南孚以6000多万元代价引进的第一条日本富士碱性锌锰电池生产线并正式投产。1993年南孚再次引进了国内第一条碱性高能锌锰电池生产线,此后,南孚电池进入高速发展期。到1998年,南孚电池固定资产已经达到4亿元,到了2003年,南孚电池以近8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占据中国电池市场半壁江山,位列世界第五大碱性电池生产商。而南孚的竞争对手美国吉列公司面对南孚的强劲竞争,进入中国10年,始终无法在中国打开局面,市场份额不及南孚的10%。
2003年8月,南孚被国际竞争对手吉列公司收购,摩根等海外投资基金借此获利超过5000万美元。吉列公司以约1亿美元从从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新加坡政府投资等公司手中买走了香港中国电池公司的全部股权,而香港中国电池公司持有南孚电池72%股份。
业界一片哗然:南孚这一民族品牌即将消失、南孚将成为金霸王(吉列的电池品牌)的加工基地、南孚进军海外的步伐将被永久搁置等传言充斥坊间。
2002年,美国AB公司控股青岛啤酒
2002年10月,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代号:0168、内地代号:600600)与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美国AB公司昨天在香港正式对外公布了签约合作的具体协议。
根据协议,美国AB公司将在未来7年内斥资1·82亿美元,认购青岛啤酒可换股债券。行使换股权后,AB公司分三步实现增持青岛啤酒股份计划,先由目前的4·5%增至9%,然后由9%增至20%,最后增持至27%,成为青啤第二大股东。
按照协议,美国AB公司将按股份比例取得青岛啤酒的董事及监事会职位。而青岛国有资产管理局仍持有青啤30·56%的股份,继续维持大股东地位。
实际上,青岛啤酒早在1993年便与美国AB公司有过合作,1993年青岛啤酒首次海外发行股票时,AB公司曾作为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了4500万股的青啤H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2000年,达能收购乐百氏
2000年2月,达能以23.8亿元人民币的对价向乐百氏创始人、大股东何伯权收购了乐百氏92%的股权。该举报人指出,收购价为23.8亿元,但据工商资料显示,达能通过卡尔文公司投入14家新乐百氏公司的资金总额仅为1.4亿多美元,按2000年3月的平均汇率,折合人民币约为11.7亿元。
从2006年9月起,乐百氏开始了大规模裁员,仅华北市场部,原本10人的队伍有7人被遣散,包括2名财务人员。大区的财权也被总部收回,华北区销售总监王磊也被迫在2006年10月离职,剩下的3名员工并入乐百氏北京分公司。华东区销售总监胡中病休了。东北区销售总监刘志明被调离……在这次的“架构调整”中,近30%的销售人员被裁。
桶装水是1999年乐百氏集团花了2200万元启动的一个项目。2001年达能全面入主后,乐百氏桶装水正值黄金时代。据当时公司统计数据,2002年上半年,利润就达到4600万,同时也摘取“全国桶装水市场销售”的桂冠。
“在双方的蜜月期,达能集团所有相关企业里,乐百氏被评为全球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企业。”乐百氏桶装水业务前销售人员称。当时乐百氏桶装水业务的卓越成绩,一定程度上修饰了收购与被收购企业间存在的磨合问题。
2000年前后,正值中国桶装水“战国时代”,乐百氏不得不与全国性饮用水巨头娃哈哈和区域性饮用水品牌怡宝在不同区域“鏖战”。 然而,经历数年辉煌,乐百氏桶装水业务却后继乏力。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
“达能入主乐百氏,最大的成功是'脉动’的推出。”乐百氏前财务人员K先生称,由于借着“非典”的事件营销,以维生素打概念的脉动一炮而红,上市没多久2004年的销售就达7亿元。
虽然脉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但乐百氏管理者也清楚作为一种短线产品,其今后的销售有一定的限制空间。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近两年乐百氏走马灯似地推出新产品。“可能是脉动的巨大成功令达能对销售的估计一下子提升了八度。此后,新产品上市三四个月,未见大起色,就判死刑。”乐百氏前财务人员K先生承认,由于管理层方面对产品投资回报预期过高,令不少新产品的投入都“打了水漂”,乐百氏前财务人员K先生称。
其中V飙、清蓝、动动茶、营养酷、泽心堂是近两三年间陆续推出的新品尝试。然而,由于公司不满意它们的最初市场表现,这些产品目前几乎都没能再出现在货架上。
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还在乳业收购了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5页 1 2 3 4 5 6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