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也读书
史玉柱不喜欢逛街,如果偶尔去逛一次街,也一定是去书店买书。
在金玉兰广场25楼的办公室里,三排书架几乎占据整整一面墙。“这个办公室里的东西都不是我买的。”史玉柱指指墙壁上挂的红羊头颅,地上的“神舟五号”火箭模型,还有一只巨大的轮船罗盘,“都是朋友送的,或者是他们买了放在这儿的。”史玉柱朝秘书汤敏的方向转了转头。
整个办公室里,属于史玉柱自己买的东西,一样是挂在墙上已经开始泛黄的全国地图,是来上海的时候买的,一样是书架里内容庞杂的书籍,其中最多的是企业管理和人物传记。
史玉柱最喜欢看的人物传记是毛泽东、斯大林,李嘉诚、比尔·盖茨,以及关于太平天国的书等。
在凭借脑白金重出江湖之前,史玉柱曾经在南京有过一段隐居生活。
“中山陵再往前走,有一片树林。有一年多的时间,每天早上10点起床,带一本书,带一个面包,开个车就往里面走。”史玉柱那一年多一直在看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看毛泽东第五次反围剿、长征。
“为什么我喜欢看太平天国的书,因为很悲壮,我觉得好像能在其中找到某一个共同语言。”史玉柱说,“那时候我应该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太平天国最后也是失败的。我就特别爱看。”
这一段时间史玉柱也特别爱看中共党史,研究1921年共产党怎么样,井冈山时期怎么样,长征路是怎么走的。
“毛泽东的书我是挺爱看的,不过我最爱看毛泽东在1949年之前的,包括解放战争之前、在红军时候的一些书,我觉得从里面能学到很多东西。”
毛泽东在任何战役之前在电报里都会做几种可行性的分析,比如进军大别山,每种应对方案他都会写出来。
“以前很少想输赢,经历了一次挫折,现在会知道做任何事不能太浪漫,成功、不成不败和失败三种情况都要想到。比如巨人那一次,我应该预计到有没有钱去填窟窿。现在我做一件事,三种情况都会想到。”
1997年,史玉柱决定收拾“残部”,北上“长征”。他切断了和巨人集团的一切联系,除了留下几个人在珠海处理债务,其他的“拉了一辆面包车的业务骨干”从珠江三角洲转战到长江三角洲,在江苏浙江开辟新的“根据地”。
史玉柱选择了江苏江阴作为脑白金的试验田。他向朋友借了50万元———因为之前他曾经借给这个朋友500万———50万做一个县级市已经足够,“15万用于生产,15万用于广告,5万发工资,还有15万做储备。”在江阴取得完胜之后,史玉柱才接着一个县一个县,一个市一个市,一个省一个省地做下去。
1999年脑白金单月销售额已经突破一个亿了,但1999年、2000年、2001年,直到2002年上半年,史玉柱连第二个产品都没推,第二个产业都没做。
“我就觉得毛主席的原则是对的,要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我集中我的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攻一点,没有把这个城市攻下来,你别忙着打第二个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