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选择个性
cye.com.cn
时间:2007-8-17 10:37:00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汪静赫 我来说两句 |
|
 |
|
我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
“我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李莹浅浅地笑着。“因为我会经常做一些不赚钱的事,会把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那些不赚钱的事情上,我觉得没有损失,更多的是收获。”
2004年4月,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开业的那一天,“盈之宝儿童艺术基金”也正式创立了。李莹承诺,每卖掉一辆宝马车,便从利润中拿出200元以车主的名义捐入这个基金。这笔基金用于给边远山区的孩子送去儿童艺术。从那之后,每年,这个基金都会有一笔固定的资金。这是李莹献给那些山区孩子的礼物。
除此之外,李莹还积极资助“让儿艺走进低保孩子的童年”大型公益活动。为解决北京儿艺送戏的舞台问题,她捐出一辆宝马车拍卖,用募集到的钱改装成一辆大篷车,装着儿艺演员走遍北京郊区的乡村田头。
这些公益事业,让李莹觉得自己的创业有了另一种高贵的价值。
几个月前,李莹得知昌平区一个家境贫困的11岁女孩要做心脏手术但还差几万块钱,就赶紧把钱送了过去。女孩动手术时,李莹出国了,回来后就去看望孩子,看到小女孩手术很成功,李莹高兴极了。
“以前她上不了体育课,现在可以上了,看着她健康的样子,我心里真高兴。”
因为李莹的特殊贡献,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授予她“爱心大使”称号,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她“爱心使者”称号。2004年底李莹又当选为“第六届十佳杰出青年”。
大凡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赚得钵满之后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常会被认为是一种作秀。李莹对此不以为然。“财富最有价值的就是让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尽可能多帮助别人一点,帮多帮少,都不强求”。
作为一名北大毕业生,这些年,李莹常会回到母校,所以也总会做些公益的事情,但她从不喜欢把这个作为一种个人的标榜。
在别人看来,李莹应该是个风风火火的女强人,她的生活一定被工作所占据。事实是,在工作和生活两者之间,李莹通常是把生活放在第一位的。在她的工作时间表上,生活是一个前提。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她经常为了明天要出去打球,而把明天所有的工作都堆到今天完成。对于李莹来说,工作是必须以生活为准的。
“工作是拿来享受的,我的心态特别坦然,我愿意享受工作的乐趣。”
毫无疑问,这也是李莹表明自己并非纯粹商人的又一个理由。
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说在工作中,生活尚且是一种前提,那么在真实的生活里,李莹则更加充满了热情。
“投入激情工作,享受快乐生活。”这是李莹对员工的希望。她认为,应当像经营事业一样经营生活。
这经营也包含着爱———来自家庭的爱。
一起在商界打拼中走过来的丈夫,给予了李莹对于幸福的一切期待。
关于李莹的资料,网络上还可以搜索到的两个关键词是“小翡翠”和“小钻石”。这也是李莹生命中的两个关键词。因为,这是她的一双儿女的名字。
“钻石是硬玉之王,翡翠是软玉之王。我愿意用这样的称谓来命名我的挚爱。”
1999年到2003年,李莹有过一段回归家庭的时光,在那3年多的时间里,她是一个标准的“全职太太”。对于李莹来说,两个孩子也是那段太太时光所留下的最闪光的纪念。
一家4口的日子甜蜜温馨。如今,李莹把自己的父母也接到了北京,上有老下有小的幸福滋味,像花儿一样,盛放在李莹的心里。
相比曾经的那段全职太太时光,李莹更享受现在的生活。
李莹对于生活有一种自己的独特理解,正如她一贯的特立独行个性。她不觉得事无巨细就是爱生活的表现,她认为一个人应该善于分配自己的时间,所以她至今不会用电脑,也不会上网,因为她不需要,因为和此有关的这些事情会有秘书替她做。由于同样的原因,她也不会下厨。对于她而言,贤妻良母的角色,不是体现在这些家务活上的,她会在孩子的教育和交流中去做好这一份。
“我是一个特别会安排生活的人,我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李莹说。 李莹喜欢户外运动,最爱的是打高尔夫球。只要天气晴朗,她一周最少要打三四场,79杆的成绩足以让众多男选手汗颜,李莹的办公室中堆满了琳琅满目形状各异的比赛奖杯。
从当年那个倔强的孤傲女孩,到现在独立睿智的企业家,李莹的成功有目共睹,但她却不把金钱作为一个成功的指标,她认为自己的收获在于另一种财富。“赚很多钱也许会让人羡慕,但这决不等同于尊重,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被人尊重”。
这就是李莹。她的特立独行,穿越了年少时光、创业初期、事业高峰……至今不改。
不久前,宝马公司举行了一次跨越3500公里的“文化之旅”。李莹带着父母和一双儿女加入了旅程。一路上她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料孩子,但是她始终坚持独立开车,从北京开到终点敦煌。
“人是可以挑战自己的,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来,不能一成不变、不能同一节拍,在不同的生活阶段给自己制定不同的生活重心,这样你才会对生活葆有激情。”
这就是李莹。
历经了成长的磨砺、创业的积淀和人生的风雨之后,她还是她:倔强,勇敢,特立独行。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