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故事创富故事→新闻
    


郑大清:用1元创出20亿


cye.com.cn 时间:2008-5-12 19:22:34 来源: 作者: 我来说两句

  然而,最后依然是事与愿违。那年,郑大清虽然又找到了活儿干,但由于当时民工毫无保障,后来叫他们干活的那位老板,在年终时也携款跑了。工人们向他讨工钱,借钱给他的人们也纷纷向他讨债。每天,他如坐针毡,但郑大清没有躲藏,没有回避矛盾,他挨个的向工人们出据好欠条,他叫大家相信:“我郑大清这辈子就是当牛做马也要偿还清欠你们的一分一厘钱,决不会让你们跟着我吃亏。”

   郑大清的承诺,表现出了一种超凡的镇静、稳重和人格力量,但他内心根本没谱,一直在盘算着如何才能偿还清这笔债务。

  这年年底,郑大清没能回四川老家和家人团聚。这时身无分文的他,不知道明天往哪里去,更不知道如何在举目无亲的新疆度过寒冷的春节。
 
  严冬,冰天雪地的乌鲁木齐更冷,也找不到活干。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一位朋友给了他5元钱,就是这5元钱,他在繁华的乌鲁木齐市生活了整整一个星期,有时,他一天只吃一次饭,有时晚上饿得难受,就起来喝冷水充饥。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他为了节省1角公共汽车票钱,常常坚持步行,几乎每天都要走几十里路。有一天,已是下午六点多还没吃早饭的郑大清,从衣袋中搜出2角钱,在一个街边小食店买了一碗牛肉面,几口就把一碗面汤喝下去了一半,当他再次向老板要面汤时,老板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几乎沦为乞讨境地的郑大清,但一刻也没有放弃进取的努力。1987年春节,当千家万户团聚在家,喜迎新春时,郑大清依旧流浪在天寒地冻的乌鲁木齐街头。这时的他虽然背井离乡,身无分文,忍着饥饿,但他每天仍都还要穿梭在各个劳务市场和建筑工地,了解信息、寻找机会、走访行情、结交朋友。

  一个冬天过去,他靠走路磨穿了两双鞋底……生活往往就是这样残酷,你怯懦退缩时它会把你打击得体无完肤、一败涂地;你勇敢坚强时它会因你的不屈不挠而退让,给你亮出一片风雨过后的艳阳天。
  
  天道酬勤。郑大清的努力没有白费,他那睿智、坚韧、自信、诚实、善良和不畏艰辛的品格博得了人生。在他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迎来了1988年的春天,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和新疆制胶厂签订了13万元的厂房维修合同,三个月后,他就按时按质完成了全部工程,并受到了甲方的称赞。接着,他又干了几个小工程,那年,他除了还清所有的债务,还有了几万元的利润,就这几万元钱,成了他人生中重大的转折,并改变了他今后一生的命运。
 
  一个出身贫寒却有远大抱负,但又长期身无分文的人突然之间拥有了几万块钱,这对1988年的他来说简直充满了兴奋、满足和对所有人的感激。也就是这些钱使他从一个根本不知道城市为何物的闭塞山村青年有条件在城市里与城市人一起生活,并最终了解城市。就这样,到三年后的1990年,郑大清已经在乌鲁木齐市站稳了脚跟,此时的他,资产已有几十万元。
当年下半年,郑大清花了二十万元在乌鲁木齐市闹市区租了一间大型地下室,经过装修后,开办了一家商场,同时,他还看到新疆土地辽阔,煤炭资源丰富,于是又投资在乌鲁木齐市东郊开了两个煤矿。

本新闻共7页,当前在第4页  1  2  3  4  5  6  7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