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叠被子也是比较优势
刚才我说了,我教书的目的也是为了出来考研,后来我就来到了北京……
到北京后,开始是想上学的,并不想创业。因为北京住的地方挺贵,所以首先得要找一个地方住。我有一个好朋友刘景斓到北京西客站接我并给我里安排了住的地方。交换的条件就是白天上学,晚上帮他们公司干点儿活。结果去找了很多学校,那个时候自己不太懂事,总觉得那些研究生的水平跟自己差不多。我想还是干脆别去浪费时间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大专不让考研。我后来就到了公司里面,开始是随便打点杂。后来是我们公司出书,我画海报。对开的海报,我一天晚上画三张。我们老板说你怎么这么慢,他就去民族学院美术系找了一个同学来问他这种海报能画多少张啊?那个同学说这种太容易了,我三天就能画一张。我们老板一听,就觉得我这小子还是行。后来我的工资就从350块钱的工资涨到450。
在350元之前我还干过一件事情,就是搞卫生的事情。我是希望跟大家交流一些比较小的故事,因为小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可能对大家更有启发一些。(掌声)
我去了那家公司比较小,老总、副总们大家都住在一起,五个人住一个房间。我那个时候住的是他们堆脏衣服的床,他们就说让我睡那里。我去了以后没有马上上班,而是请了一天假。结果那天他们下班以后回房间,一推开门以后马上说“对不起走错了”。出来以后发现没有错。为什么呢?因为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在搞卫生,我把他们写的打油诗,画的画,全部用白纸贴上,地面也全墩干净了。我还把所有的被套全部洗了。把他们的鞋也全部擦了一遍。大家知道五个男人住到一个房间里面会是什么情形。本来这个容积率比较高,密度比较大,再来一个显然是不受欢迎的。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怎么样化腐朽为神奇呢?我就花时间搞了一天的卫生。所有的人就对我特别好,说:王永,够哥们,以后这事就交给你了。(笑、掌声)其实问题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恐怖,搞卫生大家都是有经验的,彻底搞了以后维护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再说了,在这么干净的地方大家都不好意思乱扔东西的。就像我们这些人去美国,到纽约,去大都会博物馆。几乎所有人就显得非常有修养,也不会大声说话什么的。因为你一大声说话,所有的人都看着你,你会感到不好意思的。所以他们那些本来脏、乱、差的人也被我“感化”了。获得了他们的好感,也就获得了他们的信任。
我需要申明的是,这件事情一开始并不是有意策划的,喜欢搞卫生是我的习惯。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放农忙假(农村里为了配合收割季节而专门设置的假期,一般五到七天),我特意组织了我们留在学校的同学把我们那间宿舍里所有的被子全部洗了。还有同学感动得哭了。因为我们宿舍带头,结果隔壁的宿舍,楼上的宿舍也跟着学,后来又从男生宿舍传到女生宿舍。再后来学校里的卫生也来了个彻底的大变样,我们一开始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爱干净这个习惯一直保持着,在公司我也特别喜欢和大家一起搞卫生。我们家的被子也都是我叠的,因为我叠被子也有比较优势。(笑、掌声)
当然打工350块或者450块,这点钱确实比较少,很难支撑我的日常生活的需要,我把在上学和教书期间存的钱拿来补贴。后来另外一个公司跟我们公司合作,是出片打样的公司。我们的设计稿做好电子文件以后需要出片打样,那家公司的老板说王永你帮我干点活吧,我说我在上班呢。他说那你休息的时候帮我干,我想想也能锻炼自己就答应干了,反正不占用上班的时间,不占用上班的资源就好了。那时候做设计一张海报是很贵,因为要美工,文案,还有摄影师。招一个好的文案要2500到3000块钱。招一个好的摄影师得3500,招一个设计师也得3000块钱。我刚好是文案也行——文学社社长的底子加上写情书的锻炼,(笑)摄影我也搞过影展,受打击以后技术水平也提高很快,(笑)设计我也是学过的,这是我的专业。我发现三个人的事情我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了。大家肯定很难想象,那个老板竟然答应每月给了我一万块,他说你到我这儿上班,除了给你一万块钱,我还给你租一间房子。我就一下子觉得受宠若惊,开始飘飘然起来了。
帮人家打工一个月都能拿一万块钱,我就开公司吧,这样一定会赚得更多。当然有这个想法以后我并没有行动,而是希望能够一直在这家公司干下去,我那时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著名的设计师。
有一次,我所在的公司要兼并一个服装厂,要派人去南方谈判。所有去的人都不懂,只有我一个教过服装设计的还算得上是半个行家,他们却让我留下来值班。我心里就很烦,因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我就跟一个叫赵菊春的搞传销的老师到东北演讲了一次,那时的传销还是合法的。那是我第一次在那么多人面前演讲,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当时有多少人,反正是黑压压的一片。对方介绍我说这个人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当时我哪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当然,我现在应该算了。(笑)我就硬着头皮上去讲,结果讲得还挺好。那些人都来拥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来拥抱我。
那是我第一次懵懵懂懂地接触传销,后来我才知道搞传销的都是很狂热的人。我说传销这个东西很好,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合。为什么呢?物质文明能赚钱,精神文明大家互相帮助。我当时就灵光一现说:就像我们东方的旗袍,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最好的结合。从前面看包得严严实实,从侧面看到大腿根了。这就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合,结果满堂喝彩,觉得我讲得挺好。
从此我就觉得我除了写诗、搞设计以外还可以演讲。我就决定要辞职,我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本以为自己打工都有人愿意出一万块钱一个月,自己创业还怕什么?出来以后才知道,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面,日子过得相当的惨。刚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钱,就自己租房子。住到气象局,就是气象学院图书馆的下面。那里有一个地下室,地下一共三层。我就从地下三层开始住起,因为那比较便宜,后来条件改善以后就搬到了二层,(笑)慢慢的就到了一层,后来睡地板,睡沙发,终于睡上床。(笑、掌声)就是这么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那个时候我们戏称地下室为“水帘洞”,为什么呢?因为地下室非常潮。十几个人住一个房间,每天大家就把矿泉水瓶子放在这个地方,因为会有水滴下来。还要把碗放到那个地方接,旁边水盆也是一样的,很有意思。
我现在对我创业后的第一单生意记忆犹新。那时候第一单生意是什么呢?做了一个条幅,现在刻字机已经很普遍了,但那个时候刻字机非常贵,我写的字跟刻的差不多,(笑)这个是真的。我们选择了自己刻字,这样省很多钱。那个条幅是“国家教委神州书社”。那个牌子以前是我做的,我们亲手去刻的,这一单赚了两百多块钱。为什么是“我们”?因为那时还有同学在给我帮忙。我专科毕业以后就工作了。而我的两个同学由于复读比我晚考一年,加上他们都是四年本科的。所以我在创业的时候,他们还在上学,这样他们就到我这来兼职了。三个人干了一个通宵,赚了两百块钱。这是我在北京第一次赚的钱,虽然以前开影展上万块钱都赚过,再加上家教和稿费,我已经是校园大款了。但是这些都在教书的时候被挥霍掉了。那时工资低,加之我还跟同学编通讯录,编班歌,做了很多的事情,钱都花掉了,所以入不敷出。我就觉得这笔钱特别珍贵,感觉特别好。我就请同学去北大南门卖刀削面的地方,每人吃了两大碗刀削面。大家知道我是南方人,对吃面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那次吃的特别舒服,因为这钱是创业以后通过自己的劳动赚的钱,感觉特别好。这件事情就发生在北京马甸的双秀公园后的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
后来,我终于等到了一次机会。这是一次和“叠被子”有关的机会。现在有一种沙发是可以折叠的沙发,白天是沙发,晚上放下来就是床。被子可以放到沙发下面。一般而言,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如果被子是放在沙发下面,叠的人应该不是很多。那天公司来了一个客户,他说这个沙发很有意思,就把沙发掀起来想看看里面的结构,结果发现我的被子叠得跟豆腐块一样工整。他非常感动,他说王永,你这个公司虽然很小,但是你做事确很注意细节,我把单子交给你做很放心。他当时给了我两三万的设计合同。两三万那时候对我来讲简直是天文数字,因为我那时候都会为了两百块钱欣喜若狂,更别说两三万这样的天文数字了。而他就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原因而信任我,他说因为我做事很注意细节。所以我觉得叠被子还是有蛮多好处的,说到底也是一种比较优势。(笑、掌声)
九、懂得思考,懂得总结,做什么都行
后来我在96年8月左右搬到了大钟寺,在那租了一个小四合院,并于当年11月11日在那里注册成立了注册资本为10万元的北京楚星美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始创业。后来在2000年时搬到中鼎大厦,2002年又在中关村的数码大厦买了半层写字楼,2003年9月搬进去的。现在我们办公的铸诚大厦这半层楼是2005年6月买的,今年春节后搬过来的。
相对来说我的创业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一开始我是从给别人做封面设计开始的。从96年97年,市面上有的书1/3都是我公司设计的。后来我发现那时的书商相当一部分都是些没什么文化的人,但是他们都能赚钱。我想这些人都能赚钱,我好歹大学毕业,又干过文学社长,应该更能赚钱才对。(笑)所以我就花了半年多写了一本书《中国总经理》——新世纪商界之魂。去开书会的时候在火车上发现一个叫李五一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也写了一本《中国总经理》,但是心里一沉,心想,这下可麻烦了,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到了长春开书会的酒店,发现大厅里面很空荡的。因为书商们都是搞书的,没有广告意识,而我有。我马上决定花了五百块钱把酒店大堂的广告位买下来了。广告门口有一盏大灯,我就把我的全开的大广告挂到那盏大灯上。所有进书的人进入这个大厅看到的都是我这张广告,《中国总经理》成了这次书会上的热点书。
《中国总经理》一炮走红,因为通过门口这张海报,这个书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了。而且我还特意找了一帮人在电梯里面上上下下,见人就问,你知道《中国总经理》的书在哪个房间吗?(笑、掌声)这也是一种营销手段。所有人都去订那个书,就现款就收了十几万。当时我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真的非常好。(笑)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那本书确实卖得不错,前后一共卖了15万册,里面确实还是有很多内容的。后来我又推出了《中国业务员》——新世纪商界之柱,《中国秘书》——新世纪商界之臂,我把这三本书合成一套——《楚星商界纵横系列丛书》,这套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书一直卖得很好。
我给大家讲这个事情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你是学地质勘探的,或者你是学其他特别的专业,你可能会以为自己只具备这个行业的知识,如果你不去尝试,你就不知道自己还有别的才能。我是学美术设计的,但是我发现出书也挺好。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所有的国家领导人,以前基本上都不是学管理的,有学土木工程的,学水利的等等。为什么他们能够治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呢?因为所有学问都是触类旁通的。
我跟大家打一个比方吧。任何学科,学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你会发祥彼此间都是相通的。为什么这么讲呢?比如有两个人,分别是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的计生委主任跟湖南邵阳市邵阳县的公安局局长。我估计他们两一辈子也见不了面。他们可以理解为他们代表两个学科的基础研究人员,但是国家计生委的主任跟国家公安部的部长,这两个人的关系肯定是不错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在北京经常需要一起开会,肯定是认识的。公安部的部长跟计生委的主任可以理解为他们代表两个学科的顶尖高手,他们沟通起来就非常方便和非常容易了,他们是有共同语言的。这就是说,你学习任何学科,只要学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你会发祥彼此间都是相通的。我总是认为聪明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做得不错的,就像我一样,(笑)傻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因为他不懂得思考,不懂得总结。
我今天晚上一开始就和大家分享了我对“从公司到这儿来的半个小时”的思考和总结。如果一个人能学会多思考、多总结,学会从普通的现象中去发掘一些普遍性的道理,那么他的进步就会比别人更快。
好,我接着说出版。一开始我们还是非常成功的,我们除了《楚星商界纵横系列丛书》之外,还推出了《关心男人》、《为爱导航》、《梁广大珠海为官16年》、《中国高层官员采访手记》等等。后来市场环境逐渐恶劣,很多人都欠我们书款,整个行业信誉比较差。我觉得不行了,不能再做了。我就开始把精力集中到我的老本行——设计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