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巩固某段关系最好的方法是帮助对方,那么位居第二的方法就是接受对方的帮助。正如本·富兰克林曾说过的:“如果你想要交朋友,让别人帮你个小忙。”不要用疑惑(这是不是无功受禄?)或者怀疑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帮助(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当然,有时候事实确实正如第二种猜想,但是并不总是这样。人是喜欢助人的,如果有人主动提出将你介绍给某个你非常希望认识的人,或者跟你分享他精心整理的某个重要领域的心得,你应该接受他的好意并向他表达你的谢意。这样大家都会感觉很好——你也会和这个人更加亲近了Cye.com.cn。
保持联系,成为最近联系人
没有什么会比莫名其妙收到一封邮件,而这封邮件来自某个3年都没说过话的人更糟糕的了:“嘿,我们几年前在某某会议上见过。是这样的,我想找份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你知不知道有谁需要人手?”你会想,哦,我知道了,你只会在需要帮忙的时候才跟我联系。
当一个大忙人收到一封邮件,问她现在有个工作空缺,是否有合适的人选,或者能否推荐某个领域的专家,她首先想到的人选当然是某个最近跟她有过联系的人。当这个机会从她桌面上闪过时,她会想到你吗?如果你是她的最近联系人——如果你的邮件出现在她邮箱的最顶端,那么很有可能。
严格来说,与朋友保持联系其实并不难。你通常意识不到这点,除非你经常听到几个月不联系的人窘迫地跟你解释说:“对不起,我这个人真的不擅长保持联系。”他这样说好像经常给朋友发个简短的邮件是某种类似方向感一样与生俱来的能力似的。实际上,与人保持联系需要的只是一颗希望保持联系的心,以及适当的管理方法和积极的行动。你很可能已经听过很多这方面的普通建议。以下是几点平常但是需要你记住的事情。
·你一点也不烦人。人们通常会担心自己试图与人保持联系或者一直跟进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个讨人厌的家伙。你给某人写邮件问她要不要一起喝杯咖啡,她没有回应。一周后你又再给她发同样的邮件,还是没有回应。现在怎么办?如果你再尝试一次,会不会给人迫不及待的印象?当然,这得看情况而定。通常不会。如果你得不到回应,应该继续礼貌友好地跟进——试着加上有用的信息、小礼物和其他方法。现在很多垃圾邮件都塞满了人们的邮箱,你的邮件被埋没其中也不奇怪。所以,如果你没有收到明确说“不”的回信,就没有遭到拒绝。
·努力增加价值。等你不只是纯粹打个招呼或更新个人信息,而是拥有更有价值的东西时再与人家联系。例如,你在新闻上看到了他的名字,读到一篇他写的或引用了他原话的文章,或者认识了对方正在争取职位的有力竞争对手。你在邮件里光是简单地问候:“过得怎么样?”是没法给人家留下深刻印象的。
·如果你担心把关系弄得太私人化,可以在联系的时候用群发的说法表述。跟一个好几年没说话的高中同学联系感觉很怪吧?下面这条建议跟一般那种个人化交往的建议正好相反:将你这次重新联系说成大家都有份的行动:“我正跟高中同学叙旧呢。你近来怎么样?”这样就可以消解那些潜在的尴尬了。当你们发展为正常联系的时候,就可以将你们之间的关系私人化了。
·一顿饭比几十封邮件更有用。一个钟头的共进午餐与对方建立的关系需要几十封电子邮件才能搞定。所以如果可以,还是面对面交流吧。
·利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一种消极保持联系的好方法。当你在网上更新信息的时候,如果某些你认识的人乐意的话就可以做出回应。但是,他们没有这个义务。很多人不会回复每次更新、每条微博,或者每篇分享的文章,因此你很容易会觉得也许根本没人关注你,其实他们在关注。一点一滴的、经常性的、简短的更新——即便是琐碎的东西都为你和你的网友之间建立联系。用LinkedIn更新你的职场信息,用Facebook更新个人信息,用Filled更新可能令你的职场朋友和私人朋友都感兴趣的东西。
如果你和某人失去了联系,要主动重新建立联系。可以直奔主题,比如发一封坦率地写着“好久不见”的邮件。再续一段曾经很牢固的同学关系,或以前的老板,或者老乡,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并且这是建立“新”人脉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