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定位:
这个其实说应该是由上面两个因素决定的,没有品牌的低端的产品只能面向于低端的客户。购买力不强,客单价低,喜欢小便宜,加上后期的推广失败,最后也就没有办法盈利。
总结:
了解行业,了解产品,洞悉这个市场,分析消费者群体,找到自己的定位!很简单的话,但是这也是最难的。
第三道硬伤:推广失败
这里面也有三个方面:缺少推广经验!缺少深入的数据分析!投入失败!
缺少推广经验:
负责推广的只有我和推广,但是我们都缺乏推广的经验,直到店铺快要关门的最后几个月才知道什么叫系统推广法。刚开始不懂,害怕费用高,收不回本,所以都没有去尝试付费推广,一直在那些第三方活动上面徘徊了8个月。这其实是犯了致命的一步!有经验的运营可能在这9个月里面就早已经完成了店铺的优化(我们这个小行业的爆款都是一样的,脱离不了两款,很少有人能维持3款以上,基本只有那家超级品牌有几款)。尽管后面进行了改进利用这些第三方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基本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不但亏本,而且吸引了一些更低端的客户:僵尸客(专门刷单或者恶意差评的那种,为了拿佣金,15%+),不但影响了整店的客单价,还影响了自然排名。我们挣扎了5个月之后才开始开车的,采取的是游击战方式,刚开始不懂内在那些隐形规则,花了很多冤枉钱(烧一天关一天),在后面摸清了直通车的技巧之后,又经历了各种武断性被迫停止丶无意的断粮等等,所以一直花着比别人多的银子拿着比别人少的流量。钻展基本没有怎么投放,其实钻展才是终极盈利武器。经验不足,所以投入产出比很不理想,达不到土豪投钱就要广告赚钱的要求,越是不理想被泼的冷水就越多,这直接导致推广的人的士气受挫,也自然缺少了更深入挖掘数据的热情。到开店第十个月的时候,直通车的情况已经弄清楚了,想通过直通车盈利是不可能的了,唯一就是通过直通车积累新的客户,吸引他们变成回头客(我们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极少人会看了产品之后整批购买的,基本都是买一两个看一下质量,对比几家,质量价格合适之后,他们才会购买,所以要盈利的,必须是客户的基数,基数越大,回头客就越多),所以这时候并不是什么技巧的问题了,缺的是一个系统推广方案和相应的资金,如果按照当初游击战的打法,那个量已经是不可能盈利的了,这就引出了最后面一点:投入不足。而且当时我们已经发现上面说的成功的那家早就用了这样的思想去推广,结果在他们在3个月之后就进入了行业的top20.不过他们用的是做品牌的方式去推广的,跟我们不同的是,我们是盲目冲着利润来的!所以游击战的推广方式本身也是个致命的错误。其实在店铺运营徘徊了半年之后,我们有再次出过要按照推广品牌的方式来推广的,但是我们很记得那次是土豪骂我们最厉害的一次(这是原话:这个你们最好想都不要想!人家***客户那么大的公司收入3个亿才敢做品牌,单招业务员的投入就要上百万了,我们那里有这么多钱?企业要的是利润,没有利润怎么生存?【当时我们想再开口解析,但是】……….你们不要说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这其实也是一个不懂淘宝导致的问题,或者是沟通不畅导致的问题,这也说明为什么公司一直不支持做产品文案和视觉的原因。这些都是致命的失误!刀刀入骨!
缺少数据分析总结。
只能说我们缺少深入的数据分析。
首先在项目开始之前没有任何什么详细的市场分析,对这个市场不了解,导致后期很多推广工作都是徒劳无功的,像几个月在那些第三方活动徘徊,游击战方式的开车。我们当时连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少个人购买这样的产品,那些是偏向于品牌的,那些不是,这些都不知道,当了解完这些的时候,这时已经是开店7个月了。
其次我们对整个市场的那些板块流量构成不了解,不知道那些板块有多少流量,也不懂得去如何获取这些板块的流量,那个时候整天就想着怎么盈利,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怎么盈利,其实这个是错误的,你必须懂得舍弃鱼饵才能钓到鱼。当整个团队统一整个道理的时候,我们店铺离关门的日期只有4个月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同时也发现完全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间,店铺的数量从开店时候的200多增长到了当时的600多,而且跟我们差不多起步的那家已经在狂砸广告(100万+每月)截断这个市场(除了少数两三家大品牌)的流量,此时大势已去。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