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免检是一张挡箭牌。因为有了官商利益的一致性,企业自然有了推卸责任的借口,并且这种借口可以假国家公器之名说出。
拿三鹿的事情来说,今年六月起就有人在质检总局网上举报三鹿奶粉质量问题,举报信息却被隐藏,任由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在货架上继续售卖。8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工作督导组还到三鹿集团调研,而调研的目的不是毒奶粉,而是为了宣传三鹿好的质量管理经验与方法,为我国食品安全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进入9月份,事件波及面继续扩大,各地卫生部门不约而同地将疑点集中于三鹿奶粉,而三鹿集团每次都把责任推给消费者不懂得“科学喂养”,并且不忘把质检部门挂在嘴边,而质检部门也很配合地不予以否认。
直到9月11日,卫生部向世卫组织报告有关疫情,三鹿销售受三聚氰胺污染的毒奶粉才终于大白于天下,并且数量是700吨。而在社会巨大的压力下,河北省政府也发言撇清同三鹿的关系,一时间墙倒众人推。
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因为卫生部和质检部门的利益博弈,这件事情还要拖多久。
从某种程度上说,三鹿毒奶粉事件反映的不是一个企业产品质量事故的个案,而是反映了处于转型期中国社会权利博弈的现状,这种博弈不仅仅体现在集权的各利益部门之间,也体现在各地方以及利益团体对权力的滥用、垄断、相互制衡的复杂局面上,我们距离完全的市场经济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