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拆借
房地产企业拿地绝大多数均采纳杠杆财务,拖欠土地出让金在业内司空见惯。前两年,楼市处于上行通道,囤地之风盛行,地产大亨豪掷千金,不惜血本囤地升值。面对高亢的飙地情绪,杭州西湖区一家实力地产商却谨慎地控制着自己的“欲望”,没有吞下一幅地,紧紧握着一大把现金。如今,这家曾被同行渐渐淡忘的保守公司,重新不断被同行惦记。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我们公司已经向在杭州市区开发一个大盘的地产商火线输送了6000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6个月。我们作为投资方,向融资方提出了约定的条件——如果融资方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投资方将以6000元/平方米的价格,优先收购融资方旗下正在预售的房产物业,作为现金抵押物。这是双方对于未来不确定情况的一种约定,通过条款的设计和制度设置,可以有效保护投资方的利益。”
事实上,融资方正在预售这个楼盘原价接近2万元/平方米,优惠打折之后的价格也在1.5万元/平方米左右。相比市场价,协议中约定的6000元/平方米是一个“腰斩价”。
浙江建工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企划部副经理周瑜认为,市场环境与政策雪霜相加,融资渠道不断收窄,令一些开发商绝地求生。地产商正在实践多元化融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