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投行符合中国现状
华尔街模式的终结,让曾经对其顶礼膜拜的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投行们一时陷入迷茫,因为“老师”忽然消失了。不过,华尔街投行的崩溃并不能说明是传统投资银行模式的失败,因为美国大量跨国企业巨头都是依靠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而不断发展壮大的,这其中投资银行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目前投资银行业务在中国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据高潮生分析,对于券商传统的经纪业务,目前中国监管部门对收取标准仍有规定,避免恶性竞争出现。而中国的IPO业务则是欣欣向荣,处于上升周期,不像美国已进入发展末期。目前财务顾问尚不是国内券商主导业务,至于此次将华尔街投行拖下水的自营业务,中国券商在经过了前几年综合治理后,目前自营规模被严格控制,况且中国目前尚没有复杂的衍生品市场,券商自营风险基本可控。
“中国投行与美国投行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是朝气蓬勃,另一个则是日薄西山。”高潮生表示。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也曾经实行过混业经营,同样发生了银行资金入市的风险,后来被迫将投行业务从银行分离出来。美国金融业由混业到分业再到今日回归混业,似乎走了一个轮回,但这是为了适应其不同阶段市场的要求。中国金融业现在仍实行分业经营,虽然一些金融集团初露综合经营端倪,但目前投资银行独立于商业银行模式也是出于现实基础的选择,具有合理性。
正如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所指出的,就金融业而言,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信用状况不适用于采取同一法人综合经营的模式,但集团综合、法人分业的模式可以继续探索。
其实,不管是分业还是混业模式,监管到位是关键。混业经营虽然可以增强投行的实力,但是如果监管不力,同样孕育着风险;而且一旦爆发风险,可能危害面更大、破坏力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