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近两年建设事故频仍。如,2007年3月28日北京地铁10号线工程塌方事故,6名工人被埋;2008年1月17日,广州珠江大桥引桥下的地面突然下陷;2008年4月1日,深圳地铁3号线荷坳3106标段19号桥墩工地施工时,模板突然发生坍塌,3死2伤……
另一方面,为风险买单的保险主体,却仍深陷价格战迷局。
2008年9月,保额高达153.8亿元深圳地铁5号线保险招标,业主顾问方设计出分层招标模式,将6.8%。的费率分为底层与上层两部分。竞标的保险公司只能在3.5%。的底层上限之下进行竞标,并承担投保工程范围内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的每次事故赔偿限额1亿元以内的物质损失。
经本报披露之后(见2008年9月4日10版《深圳地铁百亿保险分层招标调查》一文),尽管原定9月8日开标的招标因故延迟,但最终永诚财险与另两家中小保险公司依旧接受了上述的苛刻条件。
接近深圳保监局的人士透露,这一绕道纯风险费率表的安排目前已经引起了监管者的注意。
“是蛋糕,还是毒药,需要费一番思量的。”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6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