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放贷人条例》一旦通过并实施,在国家法律的保护和鼓励下,将会有更多的民间资本“浮出水面”,“地下金融”也将弃暗投明走向前台。这将有助于规范民间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央行表示,目前正加快制定的《放贷人条例》,并将明确非吸收存款类放贷人主体的法律地位,通过规范民间金融,使其尽快“浮出水面”。据了解,《放贷人条例》的最大突破将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和企业,以自有资金注册成立“只贷不存”的放贷机构,从而打破被银行垄断的信贷市场。
另据了解,截至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已超过48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储蓄率仍呈现居高不下的局面。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约80%的资金需求来自于自我积累和民间融资,缺乏贷款支持。
专家认为,在当前保增长压力不减,而社会投资相对不足的背景下,释放民间融资是适时之举。据专家估算,我国民间资金总量至少在2万亿元左右,现在释放民间融资的活力,对拉动民间投资,保经济增长意义很大。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副教授郭研表示,民间借贷这条老百姓的理财路其实已存在很多年了,但一直在暗中行走;而对这种“草根金融”的阳光化,将使老百姓得到法律保护。他认为,从金融改革的发展来看,民间借贷的解禁是迟早之事,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