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鸣:我不能肯定绝对有这种现象,但我知道一些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来放高利贷,像一些个别的营销代理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得很多资金,在其他企业困难的时候出借,以押保证金的形式放高利贷。
郭田勇:现在的货币政策是注重数量型的,主要是缩量,并没有缩价格,银行没有加息,利率水平不高。因此,正规金融机构的钱就有钻到民间领域去寻求高收益的需求。
《英才》:实际上,在金融危机之后,政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出台和实施了不少政策和措施,包括批准建立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大中型银行机构向中小型企业放贷等措施,但这一问题没有实质的改变,那么核心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周德文:现在小额贷款公司还处于试点阶段,设立的公司非常少,像在温州民间资本这么活跃的地方,只有16个指标,每个县基本只有一家,按每家公司注册资本2个亿算,合起来也就只有32亿。这32亿对于36万家民营中小企业来讲,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很多小额贷款公司因为没有资金都难以为继,所以实施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银行给中小企业充血,这种讲法事实上是没有依据的,中央曾经三令五申要银行给中小企业增加贷款,银行也说给中小企业支持了,其实这个概念是混淆的。我们讲的Cye.com.cn中小企业到底应该是怎样的规模,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其实目前存在的更大部分是量大面广的微小企业。如果按老标准,实际上中型企业都是比较大的企业,那么银行更多地把资金贷给这些企业,所以小企业融资难依然是个严峻的问题。
郭田勇:其实小额贷款贷公司也是良莠不齐,有些地方的小额贷款公司,贷的都是大额贷款。1、2个亿的资本金,贷了两三笔就贷完了,因为他们也觉得给大企业贷风险小,这说明大企业还有很多资金需求,小的贷款公司都挤到里面贷,我们的金融供给还不充分。
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因为借了款是要还的,所以,一定要对接受贷款人的风险进行充分考证。中小企业不能说想从银行借钱,就能借到钱。我们也做过一个中小企业融资调查。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得到的满足率是比较低的,可能更难一些。因为我们大的商业银行不愿意去做这个,关键的一点就是,这钱反正有其他地方可以贷,因为我们大的企业还比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