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民资中心筹委会主任李坚平称,民资中心的发起单位有十几家,每家占4%~5%的股份。而定位于非营利或低利中介的民资中心,一年所需运行费用仅1000万元左右,中心本身只要能够运作成功一两个项目即可实现盈亏平衡。
从这个意义上说,温州民资中心“政府许可、协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虽然定位是民间资本与项目集聚运作的投融资对接平台,但实质上更像一个低门槛的“民间创业板”。
这点猜想从民资中心2010年3月30日撰就的《发展方案》亦可得到验证。该方案显示,民资中心“将搭建一个私募股权交易平台,未来目标是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私募股权交易市场”。
李坚平透露,民资中心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造就项目池。目前,经初步筛选进入平台的项目已有200个,待审核的198个,提供基本材料有待审核的项目256个。项目既有温州本地,也有其他省市,领域则涉及生物医药、电子科技、能源矿产等16个行业。此外,虫生真菌、抗毒药物“泰诺富韦”、基因芯片与疾病诊断等项目正进入实质对接洽谈。
而谈及自己的利益诉求,李坚平称其担任董事长的指南资本香港公司,希望2~3年内运作10~2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年营业收入只要达到1亿元左右,自己就可帮其在全球各地寻找到合适的资本市场并上市融资。
从这个角度看,民资中心的诸多发起合作伙伴中,各有所图。有的侧重评估,有的侧重上市辅导,有的提供财务、税务咨询和培训,更多的则是来寻求资金,代客理财。
上海嘉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社保基金的投资顾问,董事长刘方生早在2001年即担任过巴克莱环球投资人的对冲基金负责人,公司还曾荣获国内首笔政府扶持民间金融创新机构资金。此次,面对台下喧哗不断、交头接耳的“温州客”,刘方生只能提高声音推介自己设计、谋求最佳投资收益的“市场中性对冲基金”产品。
“国家对民间金融的投资很可能会放开,近的看我们是做些项目,远的看不排除聚合资金、收购金融机构的可能。”李坚平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