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担保公司未持牌
银监会数据显示,全国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6030家,而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有担保字样的机构19000多家。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存、高利放贷的担保机构大部分是非融资性担保机构。这些机构不在联席会议和各地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范围内。这些机构打着担保旗号从事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存、高利放贷等违法活动,给合法经营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和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形象声誉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对于这些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存、高利放贷的担保机构,应由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查处。”上述银监会负责人表示。
融资性担保公司就是获得了银监系统颁发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公司。通俗地讲,融资性担保机构是持牌机构,非融资性担保机构是非持牌机构。
据广东省担保业协会李秘书长介绍,融资性担保就是和银行类金融机构合作,可以为企业贷款进行担保。融资性担保公司才能获得银行的准入,既可以开展融资性担保又可以做非融资性担保例如履约担保、诉讼担保等业务。而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无法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
记者从银监会了解到,融资性担保机构是特许机构,需要通过地方监管部门前置性审批许可并获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后,才能在工商等相关部门注册登记成立;其业务也属于特许经营,未经批准擅自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并处罚;高管人员任职、业务都需准入审批,其经营活动受到监管部门监管。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6030家,其中,国有控股1427家,民营及外资控股4603家。但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名字中还有担保字样的机构却有19000多家。这些担保公司只要符合公司法等相关规定,直接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或其他注册登记即可成立。这意味着2/3的担保机构未持牌。
“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只监管获得牌照的担保公司,剩下的担保公司目前在业务监管、风险监管上还是空白。为了避免被清理,非持牌担保公司表面上进行非融资性担保业务,其实,暗中却在进行高利贷等违法违规操作,他们对担保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搅乱了市场秩序。”一担保行业协会负责人说。
把脉
夏斌回应“钱荒”:目前货币存量达76万亿
称应把钱流引导到服务行业,一些投资品的投机活动不可持久
从去年以来,央行不断收缩货币,逐月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也使得银行体系资金链越来越紧张,银行惜贷情绪日趋浓厚。眼下,银行贷款放不出、企业融资难、民间拆借火爆异常,已经成为了紧缩下的三个特殊现象。
有人说缺钱,但前一段时间的信贷仍是大幅增长,加上数量难以统计的民间资本,炒房、炒蒜、炒艺术品等等都说明并不缺钱。那么,究竟应该把这些钱流导向何处呢?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认为,目前应该把钱流引导到服务行业,而商品领域乃至一些投资品的投机活动不可持久。
25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表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应该流到哪里?应该流到服务经济、第三产业。经济要维持高增长就要刺激消费,消费又一下子刺激不起来,所以钱又流到了房地产。股票有各种各样原因还在跌,流到房地产,房地产又有了泡沫,又在整顿房地产。钱是已经流出去了,现在整个国家发出去的货币的存量,不是今年增加多少,就这么多年累计下来的存量有76万亿的货币供应量,大家知道我们的GDP才多少,30多万亿不到40万亿,76万亿的货币供应量,这个钱没有合适的地方流,或者有的地方在打压不让流,就会出现“糖高宗”、“逗你乐”、“蒜你狠”等等。
夏斌说,在整个经济状况下看到投资实体经济不可能投资回报那么高,那么钱一多,有的地方产生投机行为,大家看那个地方赚钱,价格还在涨,就纷纷流过去,就是这种状况。
“高利贷成担保公司生存之道”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没有授信,担保业务无法展开
越发强烈的融资需求遭遇银根收紧的大环境,吸引着担保公司也做起灰色地带的买卖,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违规操作的情况比比皆是,风险的黑洞也与此同时成倍放大。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没有授信额度,担保业务无法展开,从事高利贷业务成为一些担保公司的生存之道。
鲁政委表示,今年众所周知的情况是,整体政策环境上信贷额度紧张。担保公司主要客户是为抵押物不足或信息不透明的小企业担保,这样的企业坏账率高,银行在信贷收缩的情况下,更不愿意给担保业务授信。没有授信额度,担保业务无法展开,很多公司必须通过其他的途径解决生存问题。另外,由于市场对资金需求旺盛,从事高利贷业务能获得比主营业务担保费高得多的收益,也是吸引担保公司违法违规操作的诱因。
目前,一些投资者把钱放到担保公司去放贷,市场对资金真的有这么高的需求吗?对此,鲁政委表示,若是全民放贷的话,金融市场肯定有问题,资金有泡沫。但目前情况还不至于此。虽然担保公司高利贷的月利息高达4-6分,但一般中小企业向担保公司借款,大多数也是做过桥使用,三五天就还本偿息了,很少有企业长期借高利贷经营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