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化”经营
仅仅依靠产品创新显然难以解决小微企业目前面临的融资困境,如何将创新产品应用到更多的小微企业身上,是商业银行思考的更深层次的命题。“模式化”经营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对小微企业进行批量化经营,不仅使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能够获得信贷成本,商业银行也减少了运营成本。
晚上9点多,西安市朱雀大街中段42号的一间办公楼里依然亮着灯。光大银行西安分行友谊路支行行长郭朝晖的案头堆着厚厚的资料,看着这些资料,他很兴奋。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郭朝晖发现,位于陕西榆林府谷的兰炭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如果能够扶持好这一产业,将会对整个府谷地区甚至全国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此之前,光大银行西安分行雁塔路支行的客户经理刘进军,也已经驻扎神木半年多了。他此行调研的目的,也是要对当地的兰炭产业做细致而深入的了解。
经过光大银行西安分行中小企业部的细致调研,光大银行西安分行经营班子认为兰炭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可以介入的产业领域。在做出这样的判断之后,光大银行西安分行迅速协调风险、中小企业、贸金等相关部门和雁塔路支行、友谊路支行,在研究光大银行总行中小企业模式化营销的基础上,成立“兰炭”项目组,并最终形成了针对兰炭中小企业的“兰炭模式”。
在调研中光大银行发现,兰炭的产业链在当地已经开始形成:当地企业通过原煤烧制成兰炭,中间会产生煤气,煤气可以发电,可以深加工成金属镁,而金属镁是目前汽车、航空等高端行业的应用材料,因其价格较高,在下游应用较少。而兰炭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让金属镁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改变。同时煤气在发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煤焦油,成为生产柴油的原料。所以,这个产业链一旦做起来,将能发挥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然而调研情况显示,几乎所有的兰炭产业的中小企业都存在融资难、经营不确定性高的特点。有些企业在银行吃了多次闭门羹之后,只好借助民间借贷渠道融资,融资成本非常高。
针对兰炭企业的特点,光大银行西安分行为兰炭企业量身定做了“联保 部分资产抵质押 实际控制人个人连带责任保证”的创新模式。由于兰炭企业普遍缺少抵押物,这一模式解决了困扰他们融资过程中存在的抵押物不足的主要障碍。
为了有效地控制风险,光大银行西安分行项目组深入到每一家贷款企业,与企业经营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之后,将市场调查和服务深入到小企业经营的细节。从水、电、煤气费用,到订单、库存,动态感知客户境况的变化并提供相应反馈。截至2011年9月末,光大银行西安分行向神木、府谷兰炭行业中的18家企业贷款6.2亿元。
除“兰炭模式”之外,光大银行正在全行各层级、各条线大力推广贸易供应链、工程机械按揭、“全程通”、“金色链”这些已经成形、有效的模式,先期已经确定在10大行业重点推进模式化经营,包括汽车、批发零售、船舶、电力、钢铁、房地产、家电、能源、医药、商贸流通等。
自2010年起,光大银行开始倾力打造“阳光助业”品牌,其“个人助业贷款”和“经营物业贷款业务”开始向“模式化”的经营思路转型。“模式化经营就是要真正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而不是以现有的格局、现有的部门为中心,要围绕客户的需求整合资源、人员和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如果我们很好地建立了这种模式,具有复制的功能,那么在短期内将很难被同业替代。”光大银行行长郭友表示。
信贷资源倾斜
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使得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有了可以实现的路径。目前,不论是大中型银行还是小银行都将目标锁定在中小企业领域,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增速远快于其他领域的信贷增速,信贷资源正在向中小企业倾斜。
“总体来看,小微企业的授信是我们交行这几年信贷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一个重点,既是我们业务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改善利差的一个重要手段。”交行副行长钱文挥表示。
截至2011年末,交行境内行(零贷部)小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500亿元(1500.13亿元),较年初增长73.82%,高于集团贷款平均增速近60个百分点。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