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否认贷款转向高利贷
自2010年续贷遭拒至今,汪新祥目前依然在设法向建德市信用联社争取贷款,但近三年来,汪新祥的贷款仍然没有眉目。而说到选择信用联社的优势,汪新祥称,“贷款费用较低,不需要抵押物,只要有担保,企业财务成本比较低,企业压力少些。”
汪新祥称,令他不解的是,对于类似自己这样的创新创业型无法取得贷款,但区域内一些厂房靠租赁、缺乏固定资产、经济效应并不好的企业反而却可以轻松获取源源不断的贷款,而且这些贷款又成为了这些企业对外放高利贷的“来源资金”。
奔洋公司就是一个例子,有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奔洋公司已多年没有从事自身的业务经营了,但该公司却可从信用联社获取上千万院的贷款,同时还对外放贷。
对于奔洋公司,此前《法制日报》旗下的《法人》杂志也曾披露:奔洋公司已经有多年没有从事自身的业务经营了。奔洋公司在银行的贷款一部分被其法人代表杨占武雇人以月息4.5分至1毛不等的高息转贷给了其他企业;一部分被杨占武用于其在公司设的赌局中“放炮子”(当地指在赌场中放高利贷)。
知情人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出示的一份奔洋公司于2007年与他人签订的500万元《借款协议》以及月息4.5分放贷的付息 《协议》。“像这样信用联社的贷款未用于企业自身经营,而是高息对外转贷的企业有十多家。”上述知情人士称。
汪新祥表示,信用联社作为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及本联社职工自愿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主要为辖内“三农”提供金融服务,企业的正常信贷需求无法满足,但资金却流入高利贷市场。汪新祥此后还向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当地及上一级银监部门反映。
对于上述转贷事宜,浙江建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予以否认。该负责人称,出于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信贷审批更为严格,同时该社的贷款都有专门明确的用途,资金也是直接支付给借款人对象。据其解释,浙江省银监局曾对于上述事宜进行过调查,但该负责人对调查结果未予置评。
浙江省银监局建德办事处办公室一位童姓负责人在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预约采访电话中介绍称,汪新祥此前确实表达出过信贷需求,不存在汪新祥的信贷需求不符合信用联社的信贷政策,信用联社也有自己的贷款评价,需要双方沟通。至于信用联社资金流入高利贷市场,该负责人则表示,需要细节证据和进一步核实。
而让汪新祥意想不到的是,在他向有关部门投诉反映后,他不仅没有获得续贷,还遇到建德当地其他一些银行的拒贷,而银行给出的理由是,“(汪新祥)与信用联社的关系没处理好”。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