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创业新闻→新闻
    


创业孵化器创新工场募资1.8亿美元


cye.com.cn 时间:2011-9-15 11:40:19 来源:搜狐产业新区 作者: 我来说两句

 9月1日,创业投资孵化器“创新工场”宣布首只美元基金募集完成,筹资金额高达1.8亿美元。当天晚间,从国外飞到上海的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虽然长途旅行让他略显疲惫,但谈起一手培育的创新工场,他的话匣子却一下子打开了,关也关不住。对于美元基金的募集,他直言三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的是募资金额。起初,为募集资金,创新工场主动联系了一些天使投资人和投资机构。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和项目的出炉,投资机构开始“追着创新工场投钱”,原本预期募集1亿美元,最终超出了80%。

  投资队伍之豪华是第二个“想不到”。创新工场的美元基金队伍中不乏耳熟能详的名字,中经合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新东方集团、美国硅谷银行SVB、红杉资本、奇虎360、摩托罗拉等均在此列。在投资人方面,被称为“硅谷投资教父”的罗恩·康威用注资表达了他对创新工场的看好,曾投资Facebook、Groupon等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俄罗斯DST创始人尤里·米尔纳也“希望创新工场能孵化出同样级别的公司。”

  李开复说的第三个“想不到”,是80%的超额都会找到合适的“去向”。“按道理来说,募集基金超额那么多也不是好事,但创新工场今年的项目数量、成功概率都超过预期,未来发展确实也用得到这么多钱。”

  除了美元基金,创新工场旗下的人民币基金也将在未来数月募集完毕。巨人、蓝讯、上海市创投引导基金等均已确认投资,总额预计将高达7亿元人民币。

  坐拥大笔资金,创新工场的“创新”之路向何处去,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募资只是公司发展方略的其中一环,在完善资金链的背后,一场“上海攻略”正在展开。

  上海攻略:机遇中播种

  创新工场创立于2009年9月7日,本周迎来了两岁生日,一个新的愿望种子在生日之际播种:李开复透露,在创新工场运作两年之后,上海将成为北京之外的第二个据点,“希望我们在上海也能通过高科技企业的孵化,从无到有,打造一个产业集群。”

  事实上,上海政府部门的支持是创新工场开启华东征程的重要基石。早在创新工场北京总部初创时,上海市发改委就专程前往考察,深入了解公司借助孵化加投资的模式培育高科技企业的流程。此番落“沪”,上海市发改委是搭桥的“媒人”,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基金的投入,系上了创新工场和上海之间的“红线”。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则置办了创新工场在沪的落脚点——本周四,在杨浦区的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内,创新工场上海基地正式挂牌,上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空间虚位以待。

  说到创新工场与上海的结缘,李开复表示,“十二五”规划强调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国的前进需要有本土的创新企业。“创新工场是一个创造企业的地方,这种模式在高科技企业中推广、实施,很符合国家创新驱动的宏观趋势。”李开复透露,创新工场投放在上海市场的资金预计在2亿元人民币上下,而新募集的1.8亿美元基金中有部分将为“上海攻略”服务。他显然对创新工场在上海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表示,上海较完备的金融体系和充满竞争的投资格局为创新工场的发展提供了优质土壤。

  立足上海,辐射华东,是创新工场“南下”想获得的“地利”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勃兴也为创新工场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天时”。“2009年我们开始倡导移动互联网的时候,业界都觉得过于乐观。直到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兴起了,大家才发现创新工场领先了一步。”谈及往日决策,李开复洋溢着自信。目前,创新工场孵化的豌豆荚、点心等产品都已经在各自领域排名前三,有些甚至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由此,主打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工场也在国际上打响了知名度。李开复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创新工场已经投资了34个项目,其中80%-90%都和移动互联网相关。中国的手机用户比电脑用户多好几倍,手机在身边的时间又比电脑多好几倍,这两者相乘可能就是15倍的差距。国人对手机也已经形成使用依赖,移动互联网的前景还会更加向好。”

  赶上了“天时地利”,但在“人和”上,李开复却强调了“等待”,“上海聚集了整个华东地区的IT人才,基本能与北京比肩。但要达到人和,还需要耐心等待。”耐心与创新工场的运作方式有关。作为一个孵化企业的公司,创新工场旨在打造“全模式”培育,对创业企业的服务和帮助覆盖投资、技术、财务、人力、市场、法务等全环节。因此,短时间内在上海搭建起一支优秀的“全模式”队伍并非易事。“创新工场可能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来打造上海团队,因此短期内也不会拓展到北京、上海以外的第三个地区。”李开复坦言,“现在引进人才有比较明确的考核指标,我们希望上海能在人才方面对创业型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帮助实现人才和企业之间的对接,从而打造有竞争力的团队”。

  李开复看好上海和华东地区,也坚持“上海需要培育”,“希望通过创新工场改变上海的精英对创业的认识,让他们不局限于谋求大公司里的稳定发展,而是勇敢地投身到创业的大潮之中。”这样的底气,来自创新工场过去两年在北京的成功尝试。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转播到腾讯微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