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软件的过滤标准不一,有时会导致一些无辜网站被“错杀”,再加上设置单一,缺乏选择性等原因,过滤软件一度陷入“叫好不叫座”的窘境。为了使过滤软件真正发挥作用,《整备青少年网络法》要求软件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提高过滤服务质量。
去年下半年,日本各手机运营商开始根据年龄段细分过滤服务标准。日本软银公司针对小初高三种年龄段分别设置使用套餐,小学生只能登录面向儿童的专用网站;交友网站、成人网站等则对中学生禁止;高中生可适当放宽标准,登录安全的交友网站。也有公司直接关闭了小学生手机的网络服务,并在每晚10时至次日早上6时切断高中生手机的网络服务。至于什么样的网站才算“安全”,这部分工作则由第三方机构“EMA”(手机网站审查使用监视机构)来完成。网站可向EMA自行申请审查,提交网站自己定制的内容标准,EMA认定合理后,网站运营商即开始自己的网站彻底清查,剔除不符合标准的内容,经EMA检查后,即可通过认定。此后的一年中,网站运营商还需定期向EMA提交报告。
英国
上网内容分级
行业监管严格
英国避免手机涉黄主要依靠行业自律。
早在1996年,英国贸易和工业部组织主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执法部门就开始讨论如何通过行业自律和分级来管理互联网内容,并成立了互联网行业自律组织“网络观察基金会”,负责对网络内容进行分级标注并接待投诉。
手机上网业务在英国兴起后,包括沃达丰和维珍移动在内的主要手机运营商也仿效此方法,联合制定关于手机上网内容的行业自律条例。
2009年6月,经过修订和更新的最新版《英国关于手机新形式内容的自律执业条例》发布。该条例规定,手机运营商必须对他们所能影响的手机网站的商业内容进行分级标注,标明哪些内容涉及色情或暴力,以便对18岁以下的青少年屏蔽。
手机用户只有在购买手机卡时出示年龄证明,证明自己超过18岁,才能获取受限内容的访问权。
为此,英国各大手机运营商还联合成立了一个“移动分级独立机构”,专门负责对手机上网涉及内容进行详细分级界定,并接受消费者投诉。
一旦有家长认为孩子通过手机接触到不良信息,便可以告知该机构,展开进一步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