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已经有一些出版物选择了在手机发布、甚至优先于出版首发。80后作家郭敬明最新作品《小时代2.0:虚铜时代》在手机上发布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次点击。
第二,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发行模式。新出的书先在手机阅读平台上首发,出版机构再根据用户订阅的市场反应,及时调整实体书的发行策略,这可以解决高库存问题。
第三,手机阅读基地也加大了出版产业链各方的合作,目前已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盛大、方正、新浪等30多家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开展合作。
3.数字技术加快创新,阅读终端不断升级
科技创新及应用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两年来,以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电子阅读器等为主的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升级,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在移动终端方面,以Symbian(赛班)和WindowsMobile(WM)最新版移动操作系统支持的智能手机,以及苹果公司等推出的基于新型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如iPhone3G、3GS等,不仅备受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关注,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体验。
2009年被称为“电子书元年”,在国外,亚马逊在美国推出的电子阅读器销售了约50万台,加速带动了自身网上书店数字化图书的销售。
在国内,随着电子阅读器市场的日益火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于电子阅读器产业。这终于使电子阅读器由市场上的“亮点”转变为“热点”。不仅汉王科技推出“电纸书”,方正集团联合卓望推出了“文房”阅读器,天津津科推出“翰林”阅读器。而且还有易博士、博朗、易迪欧等也推出了各自的电子阅读器产品。同时,以联想、纽曼、华旗等为代表的一批IT企业也涌入市场,就连经营主业为通信的中国三大运营商也已经或计划杀入电子阅读器领域。中国移动已于2009年5月联合汉王科技、华为等4家国内电子阅读器生产厂商,推出了G3电子书阅读器。
4.政策引导加强,监管力度加大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撑与引导,根据出版传媒产业的特点,政府始终是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主要推动力。2009年,政府部门根据数字出版业的特点,进行了强有力的监管。
第一,针对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中央9部委部署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净化了网络环境,保证了数字出版产业内容生产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第二,加强了对网络游戏的前置审批和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的管理,实现了网络游戏依法审批的良好开端,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在网络游戏管理中存在的“自设审批、重复审查的问题”。
第三,从地方来看,上海发布《关于本市从事数字出版业务工商登记有关问题的意见》。业界认为该意见有利于政府从行业管理角度对企业从事数字出版业务工商登记方面的工作进行规范。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2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