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讯 从一出生开始就遭遇诸多不顺的河南航空,在发生坠机事件后遇到了更大的打击。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27日晚上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一则公告将“河南航空”的更名撤销,一棒将河南航空打回“鲲鹏航空”。
该公告中称,撤销的主要原因是鲲鹏航空2009年9月25日将企业名称变更为河南航空时,股东未发生变化,河南未持有该公司股份。依据是《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已经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在使用中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或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认定为不适宜的企业名称予以纠正"。河南省工商管理局认为,河南航空有限公司作为企业名称,在使用中已对公众造成误解,给本来未在该公司投资的河南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公告称,撤销决定待有关方面报国家有关部门核准后生效。
对此,众多业内人士和网友均表示出了质疑。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此前政府将鲲鹏航空从西安挖到郑州后并改名为“河南航空”,现在出事了赶紧划清界限,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挖”来的航空公司
鲲鹏航空成立于2007年9月,由深圳航空、梅莎航空集团、美国山岳信托公司共同出资5亿元组建,三者分别占51%、25%和24%,基地设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009年6月,鲲鹏航空和河南省政府签署协议,前者将基地移至河南新郑国际机场,并于9月25日将公司更名为“河南航空”。
按照之前航空业多起政企合作的案例,比如大新华快运受天津市政府注资变身“天津航空”,一般是政府向航空公司注入资金持有一定股份,并在土地、税收、财政补贴方面予以支持,而航空公司将主要运力投入到当地,变成服务本地的本土航空公司。
然而,就在河南航空准备在11月份正式挂牌之际,公司大股东——深圳航空实际控制人李泽源11月30日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调查,外界纷纷猜测国航、南航将争夺深航股权。鲲鹏航空虽然是独立的航空公司,但其在运营、营销上和深航郑州分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深航乱局也导致河南航空的难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