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拖延3个多月仍无音信的挂牌仪式,让外界猜测河南航空可能因为李泽源事件而流产。但鲲鹏航空在之后几个月陆续将公司牌子、飞机喷涂等变成“河南航空”,并于3月份正式在民航离港系统和售票系统中更名。但真正的挂牌仪式不了了之,河南省政府是否注资、注资多少、持股多少等信息也没有透露。
而当时据网易财经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双方在资金额,尤其是以何种方式注资意见分歧,鲲鹏航空希望政府直接以现金注资,而河南方面则要以土地等多种形式的资产入股,划给鲲鹏航空的办公用地。这位人士当时(去年12月)还透露,鲲鹏当时仍未拿到河南方面注入的资金,而在未拿到注资的情况下开始更换公司牌子和飞机喷涂也是迫不得已。
直到空难发生的第二天,河南省方面在事故通气会上表示,河南方面并未持有河南航空股份,也未参与运营。而今天河南省工商局的公告也一再表明河南没有持股。
民航局今年5月12日在北京举办的“民航发展论坛”上,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的发言中,将河南航空作为河南省民航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但他并未表明河南航空真正的股权结构。
不稳定失安全
河南省并没有注资的鲲鹏航空虽然已经更名河南航空,但它仍然在其他地方政府处寻找机会。
河南航空共有5架飞机,三架在郑州,一架在哈尔滨(即8.24坠毁的飞机),一架在南宁。河南航空停放在哈尔滨的这架飞机,采取的是“模拟航空模式”。这种模式的背景是,地方政府为了加强区内交通、盘活已经建成的支线机场,成立“模拟航空公司”,租用真正航空公司的飞机和整套机组(称湿租),机务、飞机维修、机票销售均由模拟航空公司完成,航空公司只需按要求执飞。
公开信息显示,河南航空湿租给黑龙江的飞机,当天从早晨8点开始,以哈尔滨为中心已经执飞了至古莲、佳木斯、鸡西、牡丹江多个航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