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3月份,我国对欧盟的中药出口达到8949万美元,同比增长45.6%。其中中成药出口576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04%。
“受此次事件的影响,预计从5月开始,中药输欧贸易肯定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刘张林不无担忧地向本报记者表示。
双管齐下**********本o文o来o源o于o创o业o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内很多中药企业都没有产品出口到欧盟的计划。“我们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出口也主要在日韩、东南亚等地。”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告诉本报记者,公司暂时还没有考虑出口欧盟或进行注册申请。而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部经理也向记者表示,公司只有一些普通食品或保健品出口欧盟,也还没有注册申请的打算。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面临退市欧盟的危机折射出我国中药企业普遍存在国际化意识不强与我国中药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薄弱,更凸显出国家层面对中药行业扶持的乏力。**********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据记者了解,扶持中药企业走出去的国家文件《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09年由国务院发布。该《意见》提出要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目前的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在中医药国际化上,政府和行业组织应该做更多工作。
“希望国家加大对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视与支持。”刘张林对本报记者说,“从协会的角度,我们会在交流、培训等方面尤其是技术层面更深一步地帮助企业走出去。”
“从长远考虑,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是我国中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许锦柏说,然而短期内靠企业自身是难以解决的,这就需要政府有一个战略规划并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扶持。
有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应建立一个多部门参与的协调小组,协调和促进中成药欧盟注册的相关工作。并建立沟通机制,共同解决与中成药欧盟注册相关的药品管理、质量标准及贸易问题。**********本o文o来o源o于o创o业o网 c+y+ e.c+o+m.c+n版$权所有 政府的组织协调是十分有必要的。一家中药企业注册了一个品种后,生产同样品种的企业也可以销售,这样一来,花费人力、财力、物力去注册的企业就觉得亏了。“像这样的情况尤其需要政府出面。”上述人士说。
在促进企业开展注册工作的积极性上,可以通过专项资金对先期注册成功的中成药产品按比例或固定金额给予一定支持。
“中医药的标准是符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的,并且已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而西方则是根据现代药学建立的标准与监管体系。”刘张林告诉本报记者,在逐渐适应发达国家相关标准的同时还要加强中医药的宣传与推广,让更多的国外消费者接受我国的中医药。
以欧盟药品法规为例,该法规规定,出口欧盟市场的药品必须通过欧盟GMP,但是我国GMP和欧盟尚未互认,两者存在具体要求上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从企业微观的角度来看,刘张林建议,中药企业要重视国际市场,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将国际化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同时要加强境外中医药市场监管的研究跟踪,而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早做准备与安排。
“传统的中药粗加工模式急需改变,精品的加工不但利于利润的提高,更有利于走向世界。”郭凡礼表示,通过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淘汰一部分小企业,才能根治产品良莠不齐的怪相,同时产品的质量安全才有切实保障。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