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隐私和数据挖掘上,Facebook也无时无刻不在面对开放和封闭这对矛盾。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开放与封闭是相对而生的矛盾共同体。核心业务的封闭是为了应用接入的更好开放。开放和封闭没有非黑即白的边界。一切关乎门槛,做同样的事、把门槛降低一个数量级,就是最大的开放和最具破坏性的创新。
长尾和短头的矛盾 开放平台的主要特点是引入长尾的应用来满足长尾的需求,不过这是宏观结构。而在微观尺度上,每一个业务方向几乎总是一强百弱,极少量的应用赚取了绝大部分的利润,而大量应用入不敷出。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即便以最佳开放平台苹果应用商店来分析,尽管有诸如《愤怒的小鸟》之类十几万美元研发成本赚取千万美金的神话,但2008、2009两年,苹果应用商店里的开发者年收入的平均值只有约3000多美元,中位数则更低至可怜的680多美元。相比之下,典型的iPhone应用开发成本在1.5万至5万美元之间,所以大部分的开发者其实是徒劳无功的。
这就是市场。开放平台遵循丛林法则,赚钱的应用开发者总是那些强者,开放平台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更加耀目的舞台而已。
蚂蚁和大象的矛盾 开放平台运营商是善舞的大象,平台上的开发者则是蚂蚁雄兵。大象和蚂蚁之间是相互依存及竞合共生的关系。平台不应与应用开发者争食。苹果应用商店业务对苹果年利润的贡献不过区区1%,Facebook则更为慷慨,所有应用都免费接入,无需分成。
但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负面的行径。有些平台或通过举办应用开发比赛收集好的产品创意进行抄袭;或改变政策扼杀初显成功的应用,然后抄袭或者扶植嫡系抄袭;或从一开始就制定不合理的条款限制开发者进入有利可图的领域????违背商业道德的做法不一而足。归根结底,这些平台太小气,一点小钱也要挣,反证其核心业务不挣钱。这种假开放平台是十足的黑店,败坏了行业风气,腐蚀了业界对开放平台模式的信心。
从来都没有救世主。只有同等强大才能赢得平等对话的权利。应用开发者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跨越平台,才能拥有真正的未来。
全球开放平台前景激荡本k文k来k源k于k创k业k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就全球趋势而言,开放平台的未来有以下值得关注的方面。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平台获利能力将受考验 未来,开放平台是继续保持其战略地位,还是将致力于成为收入支柱?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从苹果iTunes商店的数据来看,应用创造现金流的能力比音乐还有不小差距。如何提高这个数字,是开放平台能否持续繁荣的关键问题。Android规模超过苹果是很快的事。而Google亦在Android中大赚其钱,依旧是其惯常的长尾广告吸金模式。如Facebook这样的Web开放平台的领导者也开始积极探索诸如虚拟货币支付分成等从开放平台获利的方式。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推动规模的增长,积极探索有益的获利方式,这是未来几年开放平台发展的主要方向。
移动通信IP化时代到来 移动通信全面互联网化(IP化)时代即将到来。通信运营商或将探索出与互联网业务更好的融合和共生之道,转而专注于通信业务和能力的深度开放,在诸如软SIM卡、移动支付等方面建立起新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数年,或将诞生一两个全球性的通信云服务提供商,提供全球统一的、两网互操作的开放接口,实现诸如用户鉴权、支付、定位等一系列能力的全球互通和开放,大大提高通信业务在互联网业务领域的可用性、一致性和易用性。这样的提供商,或从Twilio一类的通信云服务提供商演化而来,或由运营商发起全球性的联盟发展而来。
将产生十数倍的市场规模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物联网的兴起,将开放平台延伸到了新的产业链上。个人周围可联网的智能终端将会越来越多,产生十数倍于现在的市场规模。在智能终端、家电、家居、汽车、交通、医疗、电力等诸多方面,或将看到开放平台的身影。开放平台的参与者越来越多,这将带来平台和平台之上的巨大机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