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随着油价的飙升,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产品价格也纷纷创出新高,给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使得从事煤化工的企业利润暴增。在暴利的诱惑下,上市公司掀起了投资煤化工的热潮。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明确投资煤化工项目的上市公司高达34家,而其他直接间接参股煤化工的公司数量更为庞大。
这些公司投资煤化工项目绝非是小打小闹,数百亿元的大手笔也屡见不鲜。中煤能源去年年底投资138.59亿元,联合中石化等共同开发420万吨/年甲醇项目和30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该项目共投资358亿;神华集团等三家公司在包头的煤制烯烃项目共投资115.6亿元。粗略一算,除去煤制油项目,这30家公司投资煤化工项目资金就接近1500亿元。此外,神华集团还正在规划宁夏、新疆、内蒙古呼伦贝尔的煤液化项目,预计投资在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山东兖矿集团榆林煤变油项目总投资约109亿元,再加上潞安和伊泰煤制油项目,4家公司投资煤制油项目的资金达到了2500亿元。合起来看,34家上市公司投入煤化工的资金将高达4000亿元。
为什么会出现公司一哄而上,争相投资煤化工项目的情景?业内人士分析,在当时的情形下,石油价格的持续高位增加了石油化工的生产成本,而以煤为原料生产的化工产品成本要低得多,从而变相地提高了煤化工产品的竞争力。而相关公司投资煤化工项目就是确信石油涨价的大趋势,对煤化工项目寄予厚望。
不过,当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曾对记者指出,煤化工行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他表示,油价处于高位运行,煤化工的确具有成本优势,但如果油价下跌那么煤化工将面临成本压力。当时有部分有识之士指出,现在公司一窝蜂发展煤化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未来煤化工这块馅饼极有可能变成陷阱。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2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