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技术和建设发展的“中国速度”,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铁路技术已出口至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蒋再秋介绍说,目前与中国就高速铁路技术开始开展合作的国家就有日本、巴西和印度等。现在,中国的桥梁与铁路技术,正成为进军海外市场的有生力量。
中国经济9%发展速度:催生中国经济振兴的交通新引擎
“中国铁路技术的形成,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年均增长9%的速度有关。9%的发展速度,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增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办公室主任王为朝说,“去年,中国赶超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在高速铁路的发展中刚好得到见证。”
“干高速铁路,没有钱不行,但光有钱也不行。”铁路工程师出身的王为朝介绍说,除经济支撑外,高铁必须要有先进的设计、精到的施工、质量过硬的材料、先进的列车、高端的运行控制技术等,多项要素缺一不可。
据介绍,从2001年中国铁路四次大提速,到2004年建160公里时速的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再到部分铁路电气化改造后的第五次、第六次铁路提速,中国铁路经历了40公里、60公里、80公里、160公里、200公里和250公里等各个时速段的各个发展阶段。
“发展经济,交通先行。”这种共识不仅使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每公里投资只有1亿多元,成为世界上造价最低的铁路,而且,采取分段实施的中国铁路网建设,在未来三年年均投资将连续超过1万亿元的规模。
“交通投入与经济拉动的产出比是1比10。”许方亮说,“连续5年的万亿元投资,覆盖全国的高速铁路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拉动将不可限量。”
“作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与振兴的新引擎,主要以电为动力的高速铁路,是一种十分环保的交通运输工具,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中国未来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速度,将再次得到铁路的见证。”许方亮说。(记者熊金超齐中熙 魏梦佳)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