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除了各种遏制投资、投机需求的措施之外,的确也提出了许多增加供应的计划,包括加强政策性保障住房以及普通商品房的要求,最近又有建设公租房的政策和指令出台。好像又有重新回归建立“结构化”住房体系的意图。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了,遏制的政策层出不穷,可供应的步骤却相对迟缓,尤其是政策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似乎总是停留在高调的计划和目标上,实质性的动作却鲜有表现。“国十一条”开宗明义,将调控的目标确定为“降低城镇居民通过市场化商品房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这其实反映了政府还没有放弃让大部分人通过购买商品房解决住房问题的想法。这就让人担忧政府建立“结构化”住房体系以及彻底改变房地产“全民游戏”态势的决心。
如果真想上为政府“谋略”下位年轻人“办事”,我建议李稻葵教授应该运用对于政府的影响力,矫枉我们国家在房地产行业整体战略的严重偏失。只要“结构化”的住房建设发展体系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将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城镇居民以及年轻人的住房解决方案从商品房市场中剥离出来,通过保障性体系去解决,中国房地产“全民游戏”的态势彻底扭转改变,那么房价回归理性以及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目标也才有可能实现,李稻葵教授所担忧的年轻人“焦虑”的社会、政治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解决。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