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魅力”
能源:月球储有地球上稀少的氦3约100万-500万吨。200吨的核燃料氦3就可以满足地球上一年的能源需求。月球还含有60多种丰富的矿藏。
居住前景:月球上存在水,土壤中丰富的铝、铁、硅可以用来直接生产建材,建造房屋;太阳能电池阵则被放置在离此很近的阳光充足的区域,获得的电力源源不断,生活、科研、生产都够用。
太空发展中转基地:月球引力小,在月球上组装、发射航天器更容易。美俄欧都有火星开发计划,先到月球基地,再从月球发射航天器到火星,是最经济、科学的选择。
军事战略意义:月球远在离地球平均约38万公里的太空中,谁占据太空中的高位,谁的威慑力和优势就更大。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
南方日报记者杨大正
见习记者李秀婷 通讯员邓孟
实习生周文吉王巧爱
■链接
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是探月第二梯队领头羊
“我赞成原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的看法:探月就像马拉松赛跑,最后必然形成几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美国和俄罗斯,第二梯队包括中国、欧洲、日本、印度等。以综合实力比较,我们可以算是‘二锅头’———第二梯队的领头羊。”对于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这股探月热潮,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所有探月国家发射的都是绕月卫星,大家的目标都比较接近,但是各有特色。
欧阳自远表示,日本做得最好的是探测月球背面的重力场,因为月球的背面我们谁也没见过,所以他要发射几个小的卫星作为中间星,来了解那边的探测数据。这在世界上是很有特色的。
印度的“月船一号”有11台仪器,其中有六台是别人做的,自己做了五台。印度对月球做了较全面的了解。但是,他们没有做出全月球的图来,另外,“月船一号”最后出了点问题。
“中国嫦娥一号比较有亮点的东西是我们的全月球影像图。”欧阳自远说,日本和印度的绕月卫星的飞行高度是100公里,它们拍的照比我们精细,但是没我们全面。所以,对结果一定要有所取舍。我们下决心做全面、做整体,就得在精细方面有所放弃。这是根据各自的科学目标决定的。另外,我们对月壤的探测也比较有特色。
欧阳自远还认为,美国的设计更有特色。“它的照相机分辨率达到了1米,而且还携带了一个小火箭和一个小卫星。过去人们在理论上猜想,月球坑里可能有冰。”美国先用小火箭撞到坑里面去,巨大的冲击能量把冰块融掉,变成水蒸气,跟尘土一块溅出来,后面的卫星紧跟着拍溅出来的灰尘里面的光线。最后,他们证明尘埃里确实有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