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元素的缺失
秦皇岛市创业者协会会长周健表示,创业不但需要激情,还需要经验和综合能力,但大学生光靠激情,成功的机会不大。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雷家骕认为,目前中国青年在创业时属于“三无”人员,即无创业经验、无创业场地支持、无足够的资金。现在如果在北京等大城市创业,大概需要10万元的启动资金,而在一些省会城市可能5万元就可以了,但是目前大多数青年无法争取到10万元的启动资金。
“我们曾去找过不少支持大学生创业基金机构,基本上不可能申请到。”苏龙泽表示。
“我们北大不鼓励学生休学去创业。”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郑清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生创业应给予更多的理性元素。
郑清文说,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导,由于创业存在不可未知的风险,而大学生的资金来源、投入收回的承受压力、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相对来说,都比较薄弱,难以构筑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在学校,我们应该是提倡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力教育及创业精神。”郑清文说,北大每年都举行创业大赛,实际上,对众多大学生来说,这更是一种创业教育。
企业扶持意在创新环境
据悉,上海、山东、辽宁等地也在陆续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创业的配套政策,国家在政策上为大学生创业铺路。
许多企业也参与其中,如拜丽德集团、诺基亚中国及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等都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拜丽德集团董事长郑秀东表示,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是对全国在校大学生的公益性爱心奉献,旨在帮助在校大学生创业,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营造社会创新创业环境。
今年2月7日,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捐赠670余万元人民币,设立“诺基亚青年创业教育基金”,基金分3年在经选择的全国150所高校实施“诺基亚青年创业教育计划”。
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赵科林表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应科学、有效地教育、帮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和实践,为社会创造财富。
“我们在两年前就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大学生项目负责人高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出资300万元,设立大学生专项创业基金,大学生创业项目申请成功后,可获得10万元以内的资金资助,除此之外,创业中心还会有选择性地对创业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支持。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主任龚暐表示,大学生专项创业基金是专门为大学生在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创办科技型企业而设立的。在校大学生、毕业生都可持项目包和商业计划书进行申请。
大学生创业五大拦路虎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拦路虎”,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缺乏启动资金。除了家庭资助,绝大部分创业大学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目前,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积攒下来部分资金,但创业初期的花销,经常会远远超支。
二是缺乏市场经营经验。大学生有激情、有抱负,但在实战中往往是“眼高手低”,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很可能会因“纸上谈兵”而败北。
三是心理承受能力弱。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学校生活,相对风平浪静少有挫折,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生创业者们也普遍比较脆弱。其实无论何种创业都会有风险,创业的同时即应该有“风险意识”,要能承受住风险和失败,能够经得起市场的锤炼。
四是创新能力不强。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技术创新。很多大学生只看到他人成功后的表象,不顾时间、地点的差异,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自己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步他人后尘。
五是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不紧密。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的实际创业项目和自己所学专业不相符,或是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用不上。如此的“不搭界”既是所学知识资源的浪费,又是对创业时机的延误。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