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创业激情来去匆匆
“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或社团时,往往是出于满腔热情,根本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理性思考。”陈洪老师说,“如何把想法转换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然后再通过产品与服务取得收益支持创业活动持续进行,是大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
当前,不少大学生创业社团与项目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激情来去匆匆”,陈洪说。
蔡星所在的创业团队曾针对高校“90后”的学生群体制作了一本数字杂志,前期经过艰苦运作,网上下载量超过万人,影响覆盖至北京30多所高校,也获得了20多万元的市场赞助,但好景不长,当他们想做强做大时却遭遇“成长中的烦恼”,入不敷出,制作四五期以后就停刊转至其他战场。南京金陵学院董事长黄飞建表示,创业实践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团队每天都有资本消耗是很多大学生没有料想到的。
激情消退之后发现道路并不平坦,创业的团队还能支撑多久,走多远?回答这个问题时,蔡星与指导老师仰头思索了半天后才说:“荣誉给了我们坚持的信心与前进的动力。”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是因为他们团队不断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北京市组织的各种大学生创业实践大赛中取得一项项成绩,并获得客户的好评。
“一上手就能赚到大钱的项目不可能等着大学生”。贾少华结合电子商务创业70%的“死亡率”说,万事开头难,同学们自称第一个月是“减肥期”,一没有经验,二没有信用,三缺乏老客户。
市场与社会认可度不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创业进程不断深入与发展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坚持与韧性,绝大多数创业项目都死在黎明前的黑暗。”他宽慰大家,“今天很痛苦,明天更痛苦,但后天会很快乐。”
“这就需要做好大学生创业‘帮扶棒’的接力工作,提高同学们把握商业价值与运营项目的能力。”李杰表示。
|